第四十六章 培训班(一)(2/2)

头最小的,而且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女生。

随着大喇叭里传出“请安静”的声音,人们才各自找了个座位坐下。主持开班仪式的是县农委的主任,坐在主席台的有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张盛峰和西片区各个乡镇的书记。在岔河乡党委书记简短热情的致辞之后,胖乎乎的张副县长做重要发言。

农民学员们的讨论声几乎盖过了大喇叭里副县长洋洋洒洒的讲话声,声音最大的是林木乡的农民。坐在台上的林木乡党委书记聂仁昊脸上抽搐着,尴尬地看着农委主任,农委主任几次想要维持纪律,都被张副县长的慷慨激昂的讲话给压制住了——大概这位戴着眼镜的小平头压根儿就没听见下边的喧哗。

在淑芬的左右及后边两排都没有人坐,她认真地记着笔记。从杨泽贵给她的印着“主席语录”的红皮笔记本上可以看到,县长这天上午大概讲了三层意思:一是省委、地委、县委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农民技能提升,并且专门出台了意见,县里组织的春雷班,就是让省委的意见落地生根;二是本次课程安排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十天的理论课和三十天的技术操作课穿插,内容涵盖了果桑嫁接、蚕桑养殖、生猪养殖、科学育种等多个方面;三是将全县第一期农技班放在西片,主要是考虑西片在夏季受洪涝灾害严重,要扶持西部片区发展,带领农民脱贫。

讲话终于在针对学员高度提炼的“三个务必”之后结束了——“务必认真学习、务必学以致用、务必带动脱贫”!淑芬放下钢笔带头鼓掌,其他农民的喧闹被这掌声打断,继而掌声雷动。副县长笑嘻嘻地起立鞠躬致谢,然后跟主席台上的领导们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

农委主任终于爆发了心中的怒火,名批评了林木乡的同志,继而口头制定出“凡是上课期间违反纪律的,一律不得参加培训”的规定。但这条规定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几个吧嗒着叶子烟的老头起身就往外头,看样子又是林木乡的农民。聂书记彻底愤怒了,“给我回来,你们敢出这个门,我就敢把分到你们户头上的田地收回来!”

刚要出门的几个老者顿住了脚步,大眼瞪小眼之后,规规矩矩地回到座位上,还把旱烟掐灭了。其他几个书记也纷纷效仿,包括“削减养蚕量、增加上缴粮”等等措施当场出台。当过教师的农委主任万万没想到,这些完全有违政策的恐吓,居然起到了出奇的震慑作用,甚至有一些年轻的农民和淑芬一样,拿出了笔和本子准备做笔记。

第一堂课的授课人是省农科院的教授,讲授的内容是“生猪养殖技术”。在讲授到“猪的品种与杂交”的时候,林木乡的农民终于抑制不住了,对着一个正在呼呼大睡,被他们称之为“王尻尻”的农民哈哈大笑。

“尻尻,台上那个老头儿喊你起来牵猪了!”姓王的牵猪人被邻桌摇醒,指着台上的老教授大喊!“牵猪”也算是门“行当”,主要是牵着配种的公猪到各家去给母猪配种。但这门手艺似乎又有些入不了流,往往被人看做“下贱”,稍微有能耐的人都不会去干这行当。

“你娘的,配种有啥子好教的,他还不如去教公猪、母猪算逑了!”姓王的牵猪人被激恼了。

“你他娘的才是猪!”邻桌发现这不开窍的猪头,把所有的学员骂成了猪。

教授干脆停了下来,右手托住腮帮子。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搞笑的争执吸引了过去!

“是嘛,这个配种又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我能配,你们就不能!”牵猪人就跟少了一根筋一样,越说越离谱。

“呸!你他娘光棍一根,跟哪个配?你圈里的公猪?”邻桌越听越气,话也越说越难听。

老教授看了看离他最近的小淑芬,终于忍无可忍了,站起来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吼道:“别闹了,行不行,你们说这些难听不难听,我看你们哪家都结婚有娃娃了吧?就算没娃娃也总有娘亲,顾及一下别人的感受好不好?前头还坐了一个女娃娃呢!”

喧闹的声音戛然而止。那个“邻桌”这才发最前头那个女娃娃,和自家的女儿差不多大……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家中谁寄锦书来】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六章 培训班(一)〗地址https://wap.67x9.com/90/9036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