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丘氏内附(2/3)

?”没一会儿,张雨亭又管不住自己的嘴问道。

“嗯,完了。剩下的小弓我也没打算卖。”盛季说道。

“那接下来还有四个部落呢,你怎么办,一直跟着?”张雨亭问道。

“跟着呗,就当见见世面。”盛季道,“不卖东西,提前混个眼熟也好啊,咱们又不是只来一趟。”

“也是…”

……

接下来,商队一路拜访了白杆部落、高奴部落、凌氏部落、大蚝部落,在这些部落中,毫无意外的,华夏商队都获得了热烈欢迎,而在华夏商队所带的货物中,最受草原人欢迎的就是茶叶、盐巴和蜂窝煤这三样了,这些不像药材和烈酒,后者虽然用处也十分大,但价格不够平民化,哪像前三者,档次跨度大,最低档的更是专为平民设计,价格实惠,所以,尤其受到喜爱。

兜兜转转,商队在草原上已经呆了有一个半月,终于南下返回了飞将镇,这次贸易的成功,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收入,更是向其他还在观风的中小型部落发出了一个讯号:我们华夏是有好的,跟我们华夏做朋友是能得到实惠的。

于是,坐镇成功岛北方总督张咏和已经升级为成功县令的孙有财,忽然发现喜从天降,移民船来的频率突然加快了不少,这真是可喜可贺啊!

要知道愿意搬迁到成功岛的草原部落越多,也就意味着中枢拨给成功县的汉家移民也会随着增多,这是应有之义,华夏的政策是不允许一块区域,外族人占据人口多数的。

“望才啊,现在北方蛮子越来越多,虽然都是一些不成气候的小部落,未来更不成气候,但所谓防患于未然,本督觉得还是应该在成功山脉的两条连接南北的陉道上各设立一座城镇用于屯兵。”新起的总督衙门内——其实就是一四四方方的大房子——张咏捋须笑道。

望才,是新任县令孙有财的字,先前那批泥腿子出身的元老派,随着身份的不断升高,有许多也顺应潮流给自己取了一个字,比如海军司令开风,字乘风,又比如李康自己给自己取了一个“日新”的字,取自儒家经典《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很对李康的胃口,同时也是他的政治主张,也是对群臣和百姓的告诫。

至于孙有财吗,有财了自然就想着要才,所以,字望才,孙望才,虽然谐音有点那啥,只是这个梗除了李康谁也不知道,李康又不会主动说出来,于是,孙望才就这样一直叫着,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其他人,都觉得他这个字寓意美好,立身正。

“总督大人,只是屯兵,犯不着为此新建两个镇吧,直接搭建两座军营不就好了,监视那些蛮子而已…”孙有财道,“下官觉得中枢可能不会同意。”

“屯兵自然不需要专门建两个镇…”张咏笑道,“但是,那些蛮子现在都是自己人,我们如果正大光明的在两处必经之路上大肆驻兵,这不是明摆着表示我们不信任他们吗?别没乱子也被我们自己整出乱子来,到时候,你我就只能自杀谢罪了。”

孙有财惊出一身冷汗,连忙赞道:“下官驽钝,还是总督大人看的透彻。建镇驻兵就理所当然了,不会引人怀疑。”

“呵呵,这只是其一!”张咏喝了口茶,这才慢悠悠的说道:“其二,本官早就想在那两处关键位置建镇了,就算没有蛮子也一样…正如望才所说,中枢不太可能同意,但有了刚才的理由就好办多了…望才,你作为成功县令,难道就一直满足于治下的三座小镇吗?看看新安县,辖镇九座,而且很快就有可能是十座了;伏羲县,辖镇七座,听说铁鼎石(铁铉)又把主意打在了舞阴和舞阳身上;伊尹县,辖镇六座;苏武县虽说辖下只有两镇,但县治苏武一镇就有民十万,富绝华夏…现在就剩下神农、孟德两县和成功一样,进展缓慢,几乎可以说毫无进展,那两县本督管不着,但成功县归属于北方总督区,本督就有发展壮大它的责任…望才,凭你的资历,县令不会只是终点,但是如果你不作为,那么我现在的位子就是你的极限了。”

其实张咏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孟德县和成功县发展不起来大部分原因是政策问题,而神农县发展缓慢,那就是神农县前任县令赵嗣业的能力问题了,说是守成,其实就是庸碌,现在调任天南总督,听起来风光,但如果一两任下来还是没什么作为或者说中规中矩的话,那么前途已经注定了,华夏未来必然会有许多总督区,或者与其相对等的行政区划,到时候赵嗣业的下半生政治生涯就基本上在几个地方来回平调,然后调回中央一个清闲衙门混吃等死,直至退休。

孙有财顿时看向张咏的目光都变了,心里暗赞不已,嘴上说道:“但凭总督大人做主,下官无不配合。”

“很好!哈哈…”有了孙有财这个副手配合,张咏就放心了。

……

华夏七年七月十一日,北方总督张咏请增设两镇安民驻军,十八日,内阁正式批复,同意张咏所请,增立煌言镇(取自明末抗清志士,大学士张煌言。煌言镇,华夏第四十七个镇级行政单位)、名振镇(取自明末抗清将领,定西侯张名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朝着帝国前进】最新更新章节〖第368章 丘氏内附〗地址https://wap.67x9.com/7/7655/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