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零 敲打(上)(2/3)

你讲的?”

这一天,除了少数几个病情比较复杂、或者以前由他接的病人,其他的就都让周商来接诊了,他则和商年青讨论起关于“肝”的各种问题。

午饭和晚饭,商年青被留在县里吃的饭,郑旭辉请的,去的还是商年俊家开的“鱼龙馆”,吃过晚饭后,一直到了八点多,他才让商年青回去。

等送商年青离开后,郑旭辉回想这一天和商年青讨论到的各种细节,感到思路一下开阔不少,就给郑黎打了个电话,道:“赵阳对中医的理解真是不同一般啊,我……”

他话还没说完,郑黎就叹道:“你终于明白我让你去齐水的苦心了!咱们这些人,就你离得他最近,可不就容易跟他多交流或者说是学习?不说他在传统医术上的造诣,这个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单是只有他和安老才会的‘魂曲’,你要能学个一点半点,对你将来在医术上的成就也是巨大的裨益啊!”

郑黎虽然很忙,还是跟他唠叨了半个多小时,这是父子间少有平和的交流,挂了电话,郑旭辉心中还激荡着某种情绪。

不过,到了现在,他却又担心起商年青开的方子到底有没有效的问题了!

今天,他一见到方子,表现得有些激动得过头了,如果方子不能按他设想得发挥作用,岂不是要尴尬?

结果却是他多虑了。

从李昌珉服药后的第一天,虽然种种主要病症没有多明显的改变,但病人自我感觉却是舒服了不少。

随后,一剂剂药服下去,这种转好的趋势愈加明显,六剂药吃完,病人已经能够说话,只是不太利落,而且,下肢活动能力加强,已经能直行走路,也不用人搀扶,只是肌肉尚紧,伸舌仍会向右歪。

这样的变化不用说,自是让李昌珉和他的家人大是振奋,再看来看病的商年青,明显就把他当成了“小神医”,也更加期待下面的用药。

这次和郑旭辉商量后,在调整原方的基础上加了辟秽开窍,宣气逐痰的菖莆和郁金及生津利尿的竹叶三味药。

不过,调整后的方子服用三剂后,病人出现了多睡不醒,话少,纳差的现象。

这种不好的表现自是说明方子有了问题,诊查发现病人舌苔见白厚,脉相迟数不匀,显是痰壅脾,考虑到辛温有毒的菖莆用了所允许的最大剂量的十克,可能原因出在这上面,就调整了它的用量,降到六克,又加了属姓寒凉、疏风清热的苦丁茶和除痰醒脾的建曲、陈皮、合欢花等药。

按此方服药三剂后,病人已不嗜睡,但说话仍不利落,纳可,精神倒是尚佳,于是在上方基础上加上一味荷梗以升清降浊。

这次调整药方服药三剂后,病人病状已经显著好转,走路较前有力,行路方便,说话清楚,右已经能举过头顶,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完全康复已经是可以值得期待的事,而现在时间才刚过了八月,离他们要求的三个月,到十月底还有两个月,时间绝对算得上充裕!另外,即使是现在的状态,对他们应对要面对的局面已经可以了!

……挂了郑旭辉的电话,却是病人的家属非要请他吃饭,因为要去外村查找医案,商年青就拒绝了,但他的心里却是美得不行——郑旭辉转病人家属的原话,可是一口一个地叫他神医来着!

对“神医”这个称呼,有赵阳在,他也就是在心里美上那么一会儿,他自然知道自己和赵阳差得太远,但对亲治好了一个病人,尤其病情还是相对复杂的,他心里的成就感可是满满的!

这样想着,一踩油门,摩托车就窜了出去,但刚转到大路上,他就又停了下来,却是见到他的一个朋友,临村的万学锋,用摩托车带着他老爹万庆玉向这边开来,看方向,尤其他父亲一副难受的样子,好像是找赵阳的。

他就停了下来,问了一句,果真是万庆玉不舒服,来找赵阳看病的。

商年青拍了拍摩托车,道:“我先给你看看,什么病,还得找我师父?他现在应该还在山上没回来呢!”

然后他下车给万庆玉认真检查了一番,见他口渴咽干,发热,头胀而痛,混身冒汗,舌红苔白,脉相细数,考虑到现在的天气,这是典型的中暑症状,也就是中医所讲的风热感冒,就笑道:“这不是什么大病,中暑了,中医里叫风热感冒,我给你们开个方子,你回去熬了喝了,保准明天就好了!”

到了第二天下午两点多,商年青帮着赵阳收晾晒的草药,万学锋带着万庆玉走了进来,一看到商年青,就说道:“嗨,我们正想找你呢,没想到你在你师父这里!”
&ns;&n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野医】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六零 敲打(上)〗地址https://wap.67x9.com/65/65682/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