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轨(2/2)

光等离子发动机的电力,一方面来自太阳能电池板,另一方面这是温差发电,以及目前还在实验的磁流体发电系统。

按照计划,该型号的卫星,运行轨道是在海拔210~240公里的超低轨道区,这里拥有相对丰富的气体分子,可以给卫星提供搜集工质的环境。

另一方面,超低轨道运行并不需要时时刻刻启动发动机反推,通常是在卫星高度下降到临界高度附近时,启动发动机反推上去。

为什么黄修远执着于超低轨卫星,主要是类型的卫星,有一个非常好的优点,那就是距离地面非常近。

无论是在侦察监控上,还是在定位通信上,超低轨卫星都有高轨卫星无法做到的清晰度、准确度。

但是超低轨卫星的缺点,就是使用寿命非常短,主要是因为在近地轨道100~500公里附近,存在大量的气体分子。

这些气体分子会不断冲击航天器,当气体阻力一点点作用在航天器上,就会导致航天器逐步向地面坠落。

哪怕是现在的天宫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每年都在向下坠落,只是速度非常慢,显得不太明显。

就算如此,这些空间站每隔一段时间,还是需要通过发动机反推,抬升运行轨道的高度,避免被拉下大气层。

而210~240公里的超低轨,航天器基本只能采用大椭圆形轨道,来实现一段时间的超低轨窗口期。

方河团队设计的这款卫星,则一改常态,采用激光等离子发动机、静电场粒子搜集器、多重发电系统,保证该卫星可以二十四小时在超低轨运行。

甚至可以进行轨道加料作业,通过长11运载火箭,将大量工质运输上去,然后在轨道上加注工质。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纳米崛起】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轨〗地址https://wap.67x9.com/58/5849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