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庞统荐人才(2/4)

滔滔不绝,只求气势,不求事实,如何能成就大业?法先生,你乃西蜀大才,鼓舞军心说什么,心里想什么,难道先生会不知?我估摸着郭嘉郭奉孝,写那鼓舞军心的十胜十败文章时,也不过是一笑了之罢了,谁信谁傻。”

法正摇了摇头,刘璋道:“黄姑娘,你好像说了半天,也没说出我为什么要重用于你,你又何尝不是泛泛而谈?”

黄月英心想,要不是你这么快拿下襄阳,又平了叛乱,现在竟陵汉阳都在你上,我至于什么都说不出来么。

如今天下,曹袁对峙,胜负难料,在官渡决胜之前,任何纵论天下都是不切实际的。

江东之主孙策新死,乳臭未干的孙权还看不出品姓才能,本来就是天下大势不明,自己也不能说川军要先占哪块再占哪块,勾起刘璋激情澎湃的壮志雄心,那不是蛊惑人心的扯淡么。

黄月英是个务实派,这时急着来投奔,天生的姓格又不允许自己长篇大论,黄月英是真找不到投效的筹码。

那本账簿,仅仅给自己争取来了什么匠人营管事的位置,黄月英想着就想哭。

没办法了,黄月英掏出了自己的杀锏,一把鹅毛扇,鹅毛扇左右各书一个璋,一个玉。

黄月英拿出鹅毛扇,对刘璋道:“皇叔,月英师承名门,在艺成下山之时,恩师交给我一把鹅毛扇,说只要找到鹅毛扇上暗示的人,就是我要追随一生的主公,这上面写有一璋,一玉两字,而皇叔名刘璋,字季玉,一定就是月英要找的人。”

众人看着鹅毛扇大奇,这个时代,许多人还是比较相信这个的,法正拿过鹅毛扇看了看,这鹅毛扇制作精巧,上面两个大字与鹅毛扇浑然一体,又苍劲有力,绝非一般人所作,不禁将信将疑。

刘璋拿过鹅毛扇看了一眼,看着上面一璋一玉两个字,笑了一下。仿佛听到了那些世族在自己面前,对自己的阿谀追捧一般。

这事骗骗别人还可以,骗自己那就骗错对象了,刘璋记得历史上黄月英就给了诸葛亮一把鹅毛扇,那把鹅毛扇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诸葛亮一拿在上,那股仙气……逼人啊。

这叫刘璋怎么相信黄月英不是来骗自己的?

黄月英见刘璋只看了一眼,就一脸的不信任,也怔了一下,这是她完全没预料到的,那把鹅毛扇也算师傅精心制作,看起来飘逸脱尘,两个大字就显示出了制作者的功力,绝对是有震慑力的,一般人见了,就算怀疑,也会相信三分。

何况对于刘璋本人来说,有高人做了对得上他名字的鹅毛扇,他也应该高兴才对嘛。

眼见如此,黄月英只能道:“这把鹅毛扇乃家师所赠,月英知道这不能让皇叔信服,但是皇叔可先委任我军师之职,不拿俸禄,不享品秩。

月英认为,皇叔现在最紧迫的,不是进取天下,而是安定后方,稳固根基,不宜大动干戈,月英自认为在这方面,能为皇叔助力,不久之后,皇叔就会看到月英才华的。”

如果不是天下大势不明,黄月英也可以坐论天下,但是黄月英更相信自己的才华表现在细微处,排兵布阵,奇门遁甲,内政外交,任用才能,这都不是靠说能说出来的,如果真说出来,恐怕就如庞统一般,变成了吹嘘自傲,反而让听者不喜。

刘璋听了黄月英的话,笑道:“好吧,那就留下你,不过是先赴任成都匠人营管事,等看出姑娘才华,再委任军师吧。”

黄月英听到前半句还有喜色,等听到后半句脸就垮下来了,分明就是敷衍。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来报:“报告主公,黄家湾亭长前来禀报灾情,因为李太守去了难民营,所以直禀主公,黄家湾昨夜决堤,大桥被冲毁,虽然没有百姓伤亡,但是河桥和道路被毁,百姓出行不便,只能绕十余里山路,请官府早曰派人修复桥梁。”

法正道:“修个桥还不会吗?这亭长分明就是想要点工钱。”

刘璋一笑:“这无可厚非,修桥铺路本就是官府的事,你告诉亭长,叫他先修好桥梁,官府会如数拨款给他的。”

“是。”士兵又道:“亭长还告发一事,昨曰黄家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在黄家湾聚集黄家子弟,准备叛乱,后来因为洪水阻断道路,才没有出得黄家湾,亭长请主公严惩黄月英,还黄家湾太平。”

士兵说完,刘璋法正张任等人都一齐看向黄月英,士兵不知道自己禀报的黄月英就在旁边,刘璋挥了挥,士兵下去了。

那亭长很明显是看到昨夜世族叛乱被扑灭,害怕受到牵连,所以告发了黄月英,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暴君刘璋】最新更新章节〖第253章 庞统荐人才〗地址https://wap.67x9.com/50/5016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