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章 虽然我输了,但我又赢了!(3/6)

是非常好胜的。

卫恩也一样。

重生获得系统后,他的咸鱼心态一去不返,两年多以来始终保持着极其自律的生活习惯,为的就是能够在这个最伟大的“百米五虎”时代占据一席之地。

现在他已经基本站稳了自己的位置,但征程永无止境,他还有更远大的目标需要追逐,还有更高的山峰需要攀登。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00米,其实卫恩一直都非常渴望开启这个项目的征程,但重生时他最好的选择绝对是主攻100米,然后选择成绩最好的跳远作为兼项。

现在,条件已经成熟了,以他今年20岁的年龄、身体技能条件、日益增长的体能素质,再加入一个200米兼项,是没有问题的。

在这个时代,进行兼项的世界级田径运动员不是没有,光是在男子100米和200米项目上,就有尤塞恩·博尔特、泰森·盖尹、尤罕·布雷克、沃尔特·迪克斯、克里斯托夫·勒梅特等名将。

但像卫恩这样同时进行100米、200米、跳远三个项目兼项,并且都处于世界级水平的,凤毛麟角。

“on your marks~”

随着各就各位的口令声的响起,选手们纷纷上前做好起跑前的准备,卫恩也在自己的第4道起跑器上蹲踞待定。

距离上一次进行正式的200米比赛已经过去了2年零9个月,重回个项目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蹲踞在起跑器上,无数训练记忆从脑海中一闪而过,从桂林二中的田径场、桂林田径队训练场,跳到去年刚刚入冬的国家体育局田径场,再到img学院的天蓝色跑道......

爆发式起跑如何与弯道进行最佳结合、起跑后切弯角度的选择、跑动时双臂的摆臂幅度差别、途中跑状态的躯干倾斜角度控制......

一系列的注意事项和专项技术,统统都被他烙印在了骨骼与肌肉当中,只需要听到发令枪响的声音,他的身体就会做出当前状态下的最优反应。

这场比赛的对手并不强,如果是去年的沃尔特·迪克斯,在200米赛道上他确实很难战胜,但今年的他——不足为惧!

“set——”

所有的思绪都伴随这道预备口令的发出而消散,卫恩迅速做出反应,做好了蹲踞式起跑的预备姿势。

“砰——!”

“比赛开始!”几乎是枪响的同一瞬间,国内的电视观众们就听到安静了一阵子的杨建突然高声喊出了解说词。

接收到枪响信号的一瞬间,卫恩的神经系统迅速以毫秒级的反应做出应对,强大的爆发力勐地推动他的身体从起跑器上弹射而出。

这种充满暴力美学的起跑动作,就是短跑运动的魅力所在,可惜由于直播镜头的位置原因,电视观众们看得非常不清楚。

距离越长的径赛项目,对于起跑反应的要求就越低,所以200米专项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总是比100米专项运动员偏慢。

有时候100米、200米兼项的运动员,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全程节奏,还会战术性的让自己在200米比赛中发挥出比100米偏慢的起跑反应。

尤其是后程速耐型跑法的尤罕·布雷克,去年他的100米比赛平均起跑反应时基本稳定在0.170~0.180之间,而赛季四枪200米比赛,却没有一枪低于0.2秒。

布鲁塞尔的0.269秒反应,并不是失误,而是基于跑法的合理性发挥。

对于卫恩来说,虽然冬训以来他的【耐力】属性提升是最大的,但并不意味着他要放弃自己的起跑加速优势。

因为在前30米的起跑、加速阶段,是卫恩最容易与对手们拉开差距的区间所在,不应错过!

0.146秒的起跑反应,在其余七名200米选手当中,只有沃尔特·迪克斯的0.145能与他一较长短。

但起跑反应从来不代表起跑加速能力的强弱。

枪响之后,卫恩的启动加速——肉眼可见的快!

哪怕,他在30米之后开始逐渐过渡到放松跑状态,并不像100米比赛那样全力以赴地加速到极速状态,但视觉效果依旧非常明显。

看台上的柏家俊等人看到卫恩的发挥后,口中的呐喊加油声更加热烈了,但兰迪却依旧是非常澹定。

这才哪儿到哪儿啊,通常的对手实力摆在这,卫恩能够在前程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发挥,再正常不过了。

在田径径赛中,由于存在前伸数的关系,外道的起点需要前移一定的距离,以保证他们需要奔跑的理论弯道距离为115.6米。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外道选手的起点更靠前,所以在比赛过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百米谁为王?】最新更新章节〖151章 虽然我输了,但我又赢了!〗地址https://wap.67x9.com/419/419961/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