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诗剑仙果然名不虚传(2/3)

县令微笑道:“好!才气稳固,诗成出县,那个位置,坐的正是方仲永!”

县院君拂须而笑,道:“不愧是本县神童。”

“恭喜恭喜!”

州院学正再次祝贺,然后遗憾地看向方运所在的方向。

考房中,方运放下毛笔,皱起眉头。

“这首诗不行!我连童生都不是就指责朝中大臣,三位考官未必全都喜欢,恐怕会借口无功名却妄议朝政降等,哪怕诗再好也没用。”

“但是,如果连这首诗都不行,其他更不行,有的是不够好,有的是太好了,有的是不押四韵,有的明显不是我能写出来的。”

方运想来想去,突然把那张纸揉成一团,放在桌案上。

“这……直接不写了?”

“这首《岁暮》不错呀,虽然方运只写了三句,但我依旧感受到了这首诗的不凡。”

“我想知道这首诗的全诗。”

“方运考虑的很周到,写边塞诗太冒险,不如求稳。”

读者们议论纷纷。

“不写边塞诗,那么方运会写什么诗了?”

徐文好奇的道。

读者们继续往下看,他们想知道方运接下来会写出什么样的诗句?

方运落笔。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诗成,才气犹如喷泉爆发。

方运立刻感到一股温暖的气流从天而降,直入眉心深处。

方运猛地瞪大眼睛,没想到自己竟然在考试中才气灌顶,成为童生!

所有的温暖气流在眉心的“文宫”处凝聚,随后炸开,涌入方运身体每一处,让方运昨夜被打的伤口以奇迹般的速度愈合。

方运感觉眼睛痒痒,不由自主眨了眨眼睛,原本近视的双眼不仅痊愈,视力也比正常人好数倍。

“是才气浣体!每一次提升文位,身体各方面都会有所增强,寿命也会提高,大儒寿百二,半圣寿两百岁。等养好身体,哪怕只是童生,身体素质也强于精兵!”

在诗成的同时,离考房不远处的蔡县令三人突然猛地从椅子上弹起,难以置信地看着方运所在的方向。

“这……”

万学正已经说不出话来。

县院君喃喃自语:“才气达府,几近鸣州,只要稍加传扬,必是鸣州之诗!”

接着,三个人面色大变,同时惊叫。

“圣前童生!”

考上童生后,就要进入圣庙膜拜,到时候会得到才气灌顶,正式晋升童生,如果在那之前天降才气,就是所谓的圣前童生。

普通的童生只是“众圣弟子”,可圣前童生是“天之门生”,意义非比寻常,因为孔子和周文王都是“天之门生”。

“圣元大陆人口数十亿,三年也未必能出一个圣前童生!圣佑景国!天佑景国!”县院君激动全身发抖。

蔡县令深吸一口气,说:“那个位置,就是刚才写诗中断的地方。”

这首《春晓》引起了儒生们的广泛热议,他们在争论这首诗在现实中有没有资格被称为鸣洲之诗?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

“方运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

“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

“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

“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李云对自己身边的友人道。

“这首诗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

“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

“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

“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在神话世界当小说家】最新更新章节〖第468章 诗剑仙果然名不虚传〗地址https://wap.67x9.com/4/4765/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