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辞旧迎新(2/3)

的工厂,总之是比去年要好过多了。

因为去年给街坊邻居们提供了一些帮助,今年来马小龙家里串门送礼的人特别多,但是面对这些人,谢意都收下了,礼物都让他们拿回去了:“家里什么都不缺,带回去,不然以后就别来我家了。”

这是姥爷跟姥姥的说辞,让街坊邻居无可奈何,也非常感动。

做好事不求回报,这一直都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随着改开的浪潮,一切向钱看,数量越来越少。

没好处的事,没几个人会干,真要是干了,肯定另有所求。

但马小龙能干,一切都基于他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对街坊们的帮助,九牛一毛都算不上,还能落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人就是这样,当活到一定的阶层、地位之后,所求的就不再是世俗的金钱和权力,而是生前身后名。

除了脑子有毛病的,又有谁不愿死后落个好名声?就秦桧那样的,子孙后代都不敢承认他这个祖宗。

真要是有人敢承认,那肯定是社会出问题了。

别说,现在以及未来十几二十年,社会确实出了这样的问题,名声臭不要紧,只要能引流,能变现,甚至有人敢认鬼子当祖宗。

三十晚上,一家人刚吃完热气腾腾的饺子,就守在电视机前一块看春晚。

今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出现了新搭档,就比如冯巩跟牛群拆伙了,今年换了郭冬临搭档,一段《旧曲新唱》,直接带火了津城的狗不理包子。

原本只是民间一小吃的包子,就这样火遍全国,并成为津城的一张名片,走上了小吃变礼品的奢侈之路,同时也是脱离群众的不归路。

潘长江跟巩汉林也跟‘潘金莲’搭档了一回,演了个《同桌的她》。

老实说,不好笑。

新晋小品王赵大爷和宋丹丹的小品《钟点工》也诞生了一些金句,比如‘再唠十块钱的’、‘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你脱了马甲我照样认识你’等等。

还有唯一一次登上春晚的文兴宇老爷子,也跟蔡明和句号演了个小品。不知道文兴宇是谁?就是《我爱我家》里的退休老爸傅明。

而倪萍和赵忠祥这两位陪伴了无数人十几年的春晚主持人,也表演了一段小节目《品茶》,而这一年之后,两人就离开了春晚舞台,标志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总体来说,今年语言类节目比往年要差了很多,歌舞表演什么的也邀请了大量港台明星,说实话,不太好看。

马小龙倒是看到了未来的蒙面大魔王谭晶出现在了春晚舞台上,但也只是众多歌手中的一员,并不起眼,要不是他眼尖,都认不出这人是谭晶。

但,怎么说呢!谭晶这种水平的在国家队多的是,她之所以在蒙面和歌手舞台上以大魔王的姿态碾压了所有人,还是因为流行舞台的水平太低了,谭晶去参加这种节目,跟下乡慰问没什么区别,主要目的就是让当地人感受红太阳的温暖。

顺便让流行圈感受一下自己有多么拙劣。

今年春晚还有个在马小龙看来有点异常的事,今年春晚,没唱《难忘今宵》。

今年春晚的最后一首歌曲是《今夜无眠》,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回忆过去这一年,澳城回归算是一件最大的历史事件,也因此有不少澳城的艺人登上了春晚舞台,算是给华夏的九十年代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但今年的春晚不好看也是真的,再加上现如今家庭电脑用户的增多,大年三十晚上不看春晚,用电脑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地方台也在不久的将来陆续推出自己的春晚节目,导致央妈的春晚收视率越来越低,很多年轻人甚至都不看春晚了,这直接导致国内百姓拥有共同回忆的节目越来越少。

华夏,终究走向了丰富多彩的未来,再没有任何一个节目能够引发全国所有老百姓的共同回忆。

多亏小镇目前的管理还不够严,今年零点的时候,马小龙依旧陪着女孩们放了半小时的鞭炮和烟花,但这样的场景也会在不久的将来逐渐消失,老百姓想尽情的燃放烟花爆竹,基本上只能在农村看到了。

新年第一天,马小龙收到了许多的手机拜年短信。随着手机的降价,这两年用得起手机的用户越来越多,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发短信拜年的形式也渐渐开始流行起来。

给马小龙发短信的,基本上都是当年跟他有过直接接触的人,就比如出版社的编辑,小龙科技的一些主要部门负责人,小龙娱乐的冯裤子、葛大爷,还有被他治好了癌症的赵老师以及马教练,他们都发来了拜年短信。

马小龙手机上没有群发功能,只能一条一条的回复,麻烦死了。

另外,今年来他们家拜年的街坊邻居特别多,招待这些人就花了大半天时间,等闲下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年初二这天,马小龙和朱砂去双狮村给二老拜年,今年老爷子和老太太没去京城和朱玲玲过年,因为朱玲玲根本就没在国内,这会儿正跟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全能学霸】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一章 辞旧迎新〗地址https://wap.67x9.com/382/38262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