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封王(求收藏!)(2/2)

子相助,立什么皇太孙?”

差点错过大位,朱棡简直恨透了这帮犊子!

幸亏老子来京师,不然被你们这帮王八羔子把朱允炆推上皇太孙,老子连哭都没地方哭!

这时,朱棡站在朱允熥身后不远,二人同在御阶上,如同站在一条线上。

朱元璋全程没有说话,坐看他们表演。

论权斗,他是当朝第一人。

当年丞相胡惟庸步步算计,试图揽权,又如何?

还不是被他玩弄于鼓掌?

借胡惟庸的脑袋,废千年丞相制度,稳固皇权!

今天他以册封亲王试探,又是一场好戏。

眼瞅着晋王入场,众人震惊之余。

吏部尚书詹徽奏道:“陛下,我朝从未有皇孙封亲王之例,望陛下慎重!”

詹徽既是吏部尚书,又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在文官中影响甚大。

先前他不说话,是在审时度势,更不想扫了皇帝面子。

此时晋王跳出来,他不得不出来说两句。

詹徽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明确支持册立皇太孙,只是以谏言的方式,让皇帝慎重。

朱棡咧嘴一笑,立即回道:“父皇乃开创之君,如何开不得此先例?”

众人这才恍然,原来晋王也想争夺大位!

“臣傅友德,支持陛下开此先例!”

“臣冯胜,附议!”

“臣王弼,附议!”

勋贵们纷纷支持册封亲王。

其实支持册封亲王,也就是支持朱允熥。

皇太孙的位置固然好,但此时不是时候。

主要是冯胜他们不自信,担心今日册封皇太孙,朱允熥占不到好处。

毕竟先前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他们还没意识到朱允熥的转变。

所以冯胜等人要拖延时间,只要现在不立皇太孙,什么都好说!

常年行军打仗的人,都十分谨慎,很少敢冒进。

总体优势在我,何必涉险?

文官们就不这样想了,清楚自己处于劣势,准备孤注一掷。

反正言官开路,皇帝也不会降罪。

因此,言官们成了拥护朱允炆的主力。

在口舌之辩上,勋贵们读书少,多少差点意思,无法与言官们相提并论。

“这帮王八羔子,终于憋不住了。”

望着满朝嘴脸,朱元璋露出鄙夷之色。

上次有意透露立燕王朱棣试探口风,结果他们急了。

刘三吾请立皇太孙,他们又沉默。

那时候朱元璋就知道文官们支持朱允炆。

今日一个朝会,全部露底了!

还有晋王,听说有意立老四朱棣为太子,屁颠颠从太原赶来。

老四都没当真,他却急了!

“陛下,臣周德兴,以为当立皇孙允炆为皇太孙。”

江夏侯周德兴出班上奏,朱元璋的脸顿时沉了下来。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七章 封王(求收藏!)〗地址https://wap.67x9.com/373/37371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