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高速发展的艺术品公司(2/4)

匠,你呢?

你不想在史书上占块地方?

百年以后,我们继续在史书上做邻居,做搭档。”张俊平眺望着古老的城,淡淡笑着对老杨头说道。

张俊平的声音不大,很轻,却充满了无限的诱惑力。

青史留名,这是古代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不止是读书人,但凡是能够做到衣食无忧的人,谁不想青史留名?

“张爷,我这老头子,何德何能能够在史书上占块地方?

要是真能上史书,哪怕只有一行字,也对的起我杨家的列祖列宗了。

如此,我老杨头的这百十斤就交给张爷了,张爷说东我绝不往西。

若能侥幸在史书上占那么一行字,以后我杨家世世代代以张家为尊!”上史书的诱惑太大了,大到老杨头根本无力去抵抗,只要能上史书,哪怕前面是万丈悬崖,被张俊平彻底忽悠住的老杨头,也敢睁着眼往下跳。

“好!有你这句话就行了!

至于什么世世代代以我张家为尊的话,就不要再提了。…

一代人不操两辈人的心,你我是忘年之交,至于后辈子孙如何,那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吧。

回头我联系好清华大学那边,给你消息。

正好现在贝勒府正在建造中,可以让清华大学的学子们,亲身去体会一下古法建筑的魅力。”张俊平飒然一笑道。

“单凭张爷吩咐。”老杨头恭敬的说道。

“嗯!”张俊平点点头。

送走老杨头之后,回到办公室里。

李文娟眼睛里还冒着光芒,“师父我也要在史书上留名号。”

“想要在史书上留名号,可不是靠立志就能做到的。

古代要有大成就,或是抵御外侮或是造福一方,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才能青史留名。

现在也一样,你必须在某一个行业里出类拔萃,做出了不凡成就。

你好好努力,说不定将来师父还能占你的光,青史留名。”张俊平笑着摸了摸李文娟的头。

“师父你又笑话我!”李文娟不依的撒娇道。

时光荏苒,一转眼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

这一个星期,陈丽君亲自兼任的书画小组,成绩斐然,成功签下许多青年艺术家。

其中还有好几位是后世耳熟能详的艺术家。

比如靳尚谊,贾又福等等。

当然,更多的还是那些没有名气,但是绘画技艺很有功力,在绘画一道上很有潜力的青年画家。

著名艺术家比较惨,只签了吴新平一个八级艺术家。

其实,张俊平对此早有预料。

这也很正常,像吴冠中,吴作人,黄永玉,李可染,李苦禅这些当代著名画家,其实在国内都有很大的名气,甚至在国外也略有一些名气。

自然不甘心受到合同的约束。

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吴新平这样的觉悟,不求名利的付出。

不求回报的在画店一干几十年,拿着微薄的工资,支撑着整个画店的运转。

对于这些当代著名艺术家,张俊平并不强求他们签约。

只是一再要求陈丽君想方设法,尽可能多的收集一些他们的作品。

后面,张俊平会专门出一个合同,不限制他们自己卖画,但是每年为艺术品公司提供多少幅作品的合同文本。

为了避免提前泄露出去,影响现在的字画收购,所以张俊平并没有对任何人说这件事。

牛文生等人看到陈丽君她们把书画这一块搞的红红火火,也不甘寂寞。

很是给艺术品公司收集了许多当代艺术品,木雕,玉石雕刻,核雕,泥塑。

甚至还有人远赴去淘换当代瓷器艺术品。

更有人把张俊平老家的红木嵌银艺术品给弄了回来。

甚至还签约了好几位木雕、玉石雕刻的青年工匠。

张俊平看了一下,水平还不错,雕刻的东西很有灵性。

就同意了给他们签约。

不过,木雕,玉石雕刻这类的工匠,并不完全适合字画类合同。…

毕竟,不管是木雕,还是玉石雕刻,都属于手艺类的艺术创作。

想要有所成就,自然离不开大量的创作,练手。

可是好的木料,玉石价格可都不便宜。

这些人,有的原本就在玉石工艺品厂又或者在木器厂上班。

拿公家的原材料雕刻,然后卖给艺术品公司并不合适。

自己购买原材料练手,有些人又承担不起。

而且木雕,玉石雕刻,一个月要求他们提交一件作品,也有些强人所难。

毕竟他们上班也要工作,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搞创作。

木雕,玉石雕刻都是体力和脑力并存的行业。

创作一件作品,非常耗费精力。

完成本职工作就很难保证一个月一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随身博物馆】最新更新章节〖第272章 高速发展的艺术品公司〗地址https://wap.67x9.com/368/368452/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