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开封府偶遇小皇帝(2/3)

了,倒是有些可惜。

张小凡有心想要帮他一把,想了想,说道:“高见倒没有,倒是有些个人浅见。以如今朝局来看,太后与官家之间,似乎太后话语权更大一些。当今太后重用旧党,虽破坏了神宗皇帝变法的大好形势,但也未尝不是为大宋保全元气。临川先生(王安石)之法虽好,但在基层被曲解,政令不通,百姓不理解,自然不支持。”

“这是为何?”小皇帝也是变法的坚实拥趸,自然有些不明白这么好的新法为什么推行不下去。

“新法虽好,谁得利?临川先生还是操之过急了。兄台可听过温水煮青蛙?”张小凡端起酒杯,笑了笑。

“未听说过,还望赐教。”小皇帝觉得今天出宫算是不虚此行,竟然能从一个江湖人口中听到很多以前从未听过的东西。

“如果将一只青蛙突然放入高温的水锅中,青蛙一下就会跳出来,不会被烫死;而如果一开始将青蛙放入冷水锅中,在下面慢慢小火慢煮,最终青蛙就会被煮死在锅里。变法也是如此,如果将临川相公的变法拆分开来,一项一项的变,慢慢的来,由易到难,等朝野群臣和百姓慢慢的适应了,那变法自然也就好推行了。”张小凡喝了口酒,看着赵煦。

赵煦恍然大悟,随即大喜,真是天助我也。有张小凡在,新法就能推行了。想想自己能完成父皇都未完成的事业,赵煦顿时心底生出万丈豪情。

“当然,其中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吏治怎么整顿,比如如何获得民意支持,比如如何跟旧党斗智斗勇,让他们不拖后腿,一个问题解决不了,都可能导致变法失败。”张小凡看着小皇帝似乎有飘起来的势头,赶紧给他降降温。

接下来,张小凡又从细节上根据后世学过的东西以及个人经验,给小皇帝赵煦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历史课。小皇帝受益匪浅,张口想要说出自己来历,突然又想到宫里的太皇太后,转而说道:“兄

台有大才,朱佣(赵煦曾用名赵佣,母亲姓朱,所以化名朱佣)受教了,不知兄台尊姓大名?”小皇帝早就知道张小凡的名字,但又不能表现出自己知道。后来光顾着问问题了,最后才想起来问张小凡的名字。

张小凡道:“江湖浪荡子张小凡,只不过一些个人浅见而已,不敢当兄台大才之称。”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后面的侍卫走过来对赵煦说道:“公子爷,该回家了,回的晚了给老人家知道可要不高兴了。”

赵煦聊得兴起,本不想这么早就回去,但一想到自己的处境,现在还是乖乖的比较好,对张小凡抱拳说道:“我与张兄一见如故,不知张兄近期可还在汴京,是否方便上门请教?”

张小凡道:“不敢当,近期我不会离开汴京,如果找我,就来这酒楼即可,我每日午间都在。”

赵煦又跟张小凡说了几句,才告辞离开。张小凡看着赵煦离开的背影,感觉这小皇帝挺有意思。作为大宋的堂堂天子,竟然能跟自己一个普通人聊这么长时间,而且没有丝毫架子,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只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这也是张小凡愿意跟他说这么多的原因,至于张小凡说了这些会不会改变历史进程,穿越这么扯的事都发生了,何况这是天龙武侠世界,管他呢。

接下来一段时间,赵煦隔三差五的就来酒楼中找张小凡,张小凡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三皇五帝说到秦皇汉武,天南海北,飞禽走兽,甚至海外诸国都有涉及。当然大多数时候是张小凡在说,小皇帝在听,偶尔提出几个问题。

在此刻的小皇帝赵煦眼中,张小凡简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已经不是单纯的天文地理医卜星象能形容的了。好奇宝宝赵煦听者西方蓝眼睛红鼻头的故事,也是津津有味。

在讲西方故事的时候,张小凡偶尔还在里面夹带私货,穿插着给赵煦灌输一些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赵煦虽然很聪明,但有些东西不是他这个年纪能懂的,只是觉得高深莫测,对张小凡更加崇拜了。

最近一次,张小凡还给赵煦把了把脉,查出他只是体质虚弱,并没有什么大病,于是传了一套养生功法口诀给他,让他自己修习。

如此过了三个月,张小凡除了大内皇宫,几乎走遍了整个开封府,觉得是时候该离开了。

这天中午,赵煦如往常一般来找张小凡,只是此刻张小凡眼前的酒桌上并未如往常一般摆着酒。而且这酒楼似乎也不如往常热闹,此刻整个二层竟然只有张小凡一人。

“怎地张兄今天不喝酒?”赵煦有些疑惑道。

张小凡道:“专程等朱兄弟前来,有些东西相赠,不知朱兄弟可信我张某人?”

赵煦道:“这些日子以来,张兄指教良多,在佣心中已将张兄尊为师长,怎会信不过。”

张小凡点点头道:“那请朱兄弟叫你这位护卫先下楼去,我有些东西相赠,却是不能给旁人看到。”

那护卫最近一段时间也是一直跟着赵煦,对张小凡也很是尊敬,知道张小凡不会对皇上怎样。于是赵煦示意他下楼,他便走了下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带着系统闯天龙】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八章 开封府偶遇小皇帝〗地址https://wap.67x9.com/231/23166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