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4 章(4/6)
远称不上凝重。到得净涪抬起目光看去时候,他甚至对净涪笑了笑。
“我知道的。”
净涪有些不解,面上便带出了疑问来。
“事实上,每一位在修行道路上走出一定距离的修行者,无论如何都称不上蠢货。毕竟,灵而生慧,每一位生灵都是开启了智慧的。而但凡有了智慧......”
“圣人言,智慧出,有大伪。”
“我又何曾不切实际地这样去奢求过?便连我自己,在这修行道途上一路走来,又哪里就真能称得上是白纸一张?只是......”
张远山慢慢地道,毫不闪躲地迎上净涪的目光。
“或许是因为我师门里都喜欢跟土地打交道,所以我更愿意与踏实的、有本心作底线的你相交。”
他第一次率先转开了目光,只看着手中空了半盏的杯盏,“楚刊......他的道确实也可以称之为心灵之道,但他修行的根本,其实还是心。而更重要的是,在心灵与心魔之间,他本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倾向。”
到得这个时候,净涪也是真正的明白了张远山不选择楚刊的缘故。
手段、心性,是影响张远山做出判断的部分原因,却远不是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张远山察觉到了楚刊在心之一道上的选择。
心之道,是大道,也是许多大道的根源。沿着心之道,有许多的枝蔓。而楚刊在心之一道上的探索与倾向,引了张远山本能的不喜。
果然,其他的因由都只能是一部分的砝码,唯有道,才会是修行者做出选择的根本依据。
就如净涪与张远山,张远山着意与他结交,原因在于张远山察觉净涪的道与他的道有着一定的助益,相互交流,能有助于他对自身选定大道的领悟与修行。
净涪愿意应承下来,尝试着尽力接纳这位尚且是陌生人的修士,原因也是一样的。
正因如此,倘若有朝一日,张远山与净涪渐行渐远,那也必定是只有双方修持大道有了其他变化的缘故。
净涪也收回了目光,心念在识海世界中转了一圈,便得到了心魔身与本尊的回馈。
于是他索性也就放开了这个问题,与张远山道,“那你继续吧。”
净涪这话说得没甚头尾,但张远山却是清楚净涪的意思。
这是要他将话题重新转回劫数那里,将事情从劫数那里继续说呢。
张远山于是便真继续了。
“楚刊在这沉桑界世界里布置的种种手段,其实就是诸天寰宇各大神通者所惯用的手段。谋算天地,自然该是从天地间的劫数着手,才最是顺遂得宜。”
“毕竟在天地太平的日子里,每常都是天地间有大修士、大势力镇压的时候,人家气数正盛,倘若妄自动手,损兵折将不至于,麻烦倒是真的麻烦。甚至如果叫天地察觉......呵呵,那才是真的狼狈呢。”
张远山将剩下半盏茶水饮了,又拎了旁边的茶壶过来,先给净涪添了茶水,才再给自己满上。
“但在天地掀起劫数时候浑水摸鱼,其实也不是真的那么轻松。你该知道,天地劫数本就是因为天地众生因果沉积,纠缠难分,故而才有劫气升腾,以劫气引动杀劫,成就劫数......”
张远山说到这里的时候,目光便看向了净涪。
净涪点点头,示意这一点他确实也算是了解。
但他沉吟得一阵之后,却是迎着张远山的目光问道,“楚刊这一次掀起沉桑界天地大劫,其实就是借助这么多年来被他镇压、汇聚的源自沉桑界天地的那些劫气?”
张远山点头,“不错。”
净涪也就顺带着想明白了张远山说的楚刊布置手段,使沉桑界天地这一方中千世界越级做到大千世界才该有的劫数规律了。
原来其中的关键,就在劫气上。
净涪在理顺这个中因由的时候,张远山则还在继续。
“天地劫数之中,劫气弥漫,天地清算因果,便是大神通者要在天地劫数中插手,试图去引导天地发展,同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稍有不慎,也很容易被劫数中的因果攀扯,劫气缠身,不得不在大劫中走一遭。”
说到这里,张远山停了一停,跟净涪道,“当然,这里间,不包括大罗,也不包括在大罗之上的混元。”
大罗,大罗之上的混元。
净涪禁不住就问出声来,“大罗以及大罗之上的混元,是指天仙、玄仙、金仙、太乙仙、大罗仙、混元仙中的那大罗仙与混元仙?”
张远山一脸了然地点头。
作为修行者,没有哪一个在第一次听说这些修行境界的时候,能够仍然镇定自如的?
净涪这小和尚......哈哈哈,当然也不会例外啊。
净涪不在意张远山那直接就从脸上带出的笑意,他认真斟酌了一番,便来问张远山。
“天仙,我知晓。道门的天仙是指脱去凡胎肉身,真正升华灵魂的修行者。玄仙我也算是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出魔入佛2】最新更新章节〖第 224 章〗地址https://wap.67x9.com/228/228924/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