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春去春回 一百零六梦下(1/9)
明涵与明荷没少探讨我们作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梦寻到那久违的宁静、那最自然的温馨。’也就是愿此书有助于解脱前生后世的锁、此世界的你和我。他们不能不有所感叹——没有悲悯、认同、好的解释,我们的心中还能剩下什么?我们有所信,最初一念是否就是最后一念?那么最初一念又能是什么,又该是什么?
还要说的是,梦幻即使有所假,却不一定用迷、信去定义,就如无-神-论的另一种说法是没有一般意义上、约定俗成表面上有-神-论的一些认识,能做自己的主、哪怕一天之主也不易。有点笑谈,能做了自己的一天之主,那不就是天-主吗?其实佛的说,上帝的说,神的说也好,但愿初始之本真无从改变,不极端,不偏激,随缘随喜总是好的......
如果凡是好用因果、定数去解读,那因果、定数说不定就成了自己不作为的借口、羁绊。什么是不在因果定数里,哪怕倒因为果也只是道听途说。圆-满这样一首歌真是写得很有意境:‘人生如何能圆-满,心识随时光流转,你是否还记得,多少亲人的脸。人生像只孤帆,飘摇在此彼岸,太多的离散,来回的缘。如果有天你归去,一定要把我忘记,太多的回忆,亦岸亦是狱......’
还是那就话没有悲悯、认同、好的解释,目前来看即使你心中认为的最真,一样会有经不起岁月的沧桑,甚至会适得其反。如此,对太多人来说,就没有了基础,所以佛的说又能如何,天-主也罢,还是先佛的说吧!!!
看了一本有思想指导上的一本书,可能什么都没信心做,做不到,也许就剩下了,原来所说的有‘另一个世界’是真实不虚的,就做一个好人吧!这样的一念算不算最后一念?!不得而知,就如西天取经玄奘的名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过,相对来说,也许好人更显难做,因为到最后也许没了任何倚仗,恐怕能有恻隐之心就不错了。说来说去,迷茫又如何,佛的说又如何!!!怎么方便就怎么说吧,只要善心犹在——还是佛的说吧!
佛说,后世有人对于平常的道理就是大道,信得过要有大福报才行。佛说,将来世界上这样的一个人,他不止是跟过一个佛两个佛三个佛四个佛五个佛而种的善根;这样的人,他也不是一生一世修智慧来的!他已于‘无量千万佛所’,不知道经过多少世,在这些有成就人前面学习过!‘种诸善根’,他已经做了无量的好事,种了这样大的善根,才生出这样大的智慧(经典引用,不全面,有疏漏,只是做一个了解)……
明荷、明涵明白,佛所说的这个福报可不是世间的鸿福,如此理解就谬之千里了。而佛所说的,平常的道理就是大道,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人的修行难得圆满,是否是因为都太不平实了——这个疑问着实让他俩无法解答,看似简单的问题,不是他们想当然的智慧能表达出来的……
佛法难闻今已闻,中国难生今已生,人身难得今已得,善知识难遇今已遇——做为我们一般人来说,这是大德者言的,走在圆满人生路上的不可或缺的先觉条件吧!在明荷、明涵看来,遇不到名师、善知识指点,即使佛法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一般人也很难认识道。一个人能有所拥有一定的正信不容易,看不懂经典是一方面,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最显重要的是我们遇不到真正的名师——善知识,那些假大空的高人把佛经曲解了。如此到了末法时期很难再有人真正相信佛经典了,信也只是迷信。主流上,恐怕剩只剩讲大道理的形式了。再说,传统正统的佛教典到末法时期,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缘故,失去了特定文化背景,整体上已经不可能看懂原有文字释义了。因此,即使佛经典还在,也只能说没有佛法了,何况不是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就是说一切都不行了……
据说,释迦佛就是为大事因缘来到世上。因为释迦佛是出生在古印度,我们现在的中国人好产生逆反心理,其实那时的印度和现在的印度可以说是两回事。释迦佛转生古印度,一切的一切可以说是为中国的大乘气象,为光明未来佛——转轮圣王真正的普度众生铺垫下可以接受的文化、思想基础。不单是释迦佛,所有先贤都是……
明荷很理解明涵的无奈——我们可不敢当是悟道高人!在这方面俗话说,“著作等身,罪业等身”,最终我们只能去肯定泛神论有值得用以开阔心胸、可信的一面,再就是来生来世的存在的合理性是绝无虚言外,其他的所谓大道理,都不好当真。至于当悟道之书,只能说是冠冕堂皇的门面,不足为凭,不足为证。更不可能是在讲解佛法,没那个资格,也不敢妄想有这个资格,就是自己的见解,谁要是当佛法走偏了,呵呵,我们就不负责任的说,那就是他个人的问题呦!我们要是引错了路,可是自讨苦吃——就像德者说,把佛法解释错了,比杀人的毒药还厉害。思想上的遗祸那是千秋万代的事,罪孽深重。据说,十八层地狱人满为患,又加了几层地下室,我们最惨的是,到了地狱连地下室都没得住,真是有得受的……
梦里梦外,说来说去,明荷、明涵有时真的分不清,现实和梦境哪个更真实,也就随便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魔梦缘】最新更新章节〖第八章春去春回 一百零六梦下〗地址https://wap.67x9.com/199/199424/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