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汜水关之战(1/2)

曹操回到老家东郡时,方知家人已避祸到了陈留,急忙赶到陈留,散尽家财,招募乡勇。曹操先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

一日,有一个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来投曹操。又有一个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来投曹操。操皆留为帐前吏。又有沛国谯人夏侯□,字元让,乃夏侯婴之后;自小习枪棒;年十四从师学武,有人辱骂其师,杀之,逃于外方;闻知曹操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此二人本是曹操之弟兄:曹操父亲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房与曹家,因此是同族。不数日,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余来助。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通。曹操大喜,于村中调练军马。卫弘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四方送粮食者,不计其数。

袁绍得操矫诏,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曹操作檄文以达诸郡。檄文曰:“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操发檄文去后,各镇诸侯皆起兵相应。”

中平元年,关东各诸侯一月起兵,三月于酸枣会盟。各镇诸侯分别是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东方明(玩家,原太守为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再加上起人曹操,共计十八镇。

虽说是十八镇诸侯,但由于马腾身在西凉,不能来会盟,只是象征性地在西凉出兵助一下威,那边自然有镇守长安的牛辅抵挡。而关东这边刘备本就跟随公孙瓒而来,自己手下亦无甚士卒,故此所谓十八镇诸侯,其实只有十七镇是带兵前来的,而且所带士卒均不多,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合众之数约有三十余万人马,比董卓的西凉军总和还要多,比之洛阳的西凉军多出两倍有余。(历史上各路诸侯并没有会盟,都是在自己的地方起义共进洛阳,不过十八路诸侯不会盟又没意思了,所以想来想去只有马腾来不了,毕竟其他诸侯都是在洛阳附近,还能勉强说得通,马腾远在西凉而且还要经过长安才能会盟,长安是董卓的底盘,又怎么可能让马腾过来呢?所以只有十七路诸侯会盟了)

操乃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太守王匡说道:“我等既然是聚义会盟,必须先立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为盟主,统一号令方可进军剿贼。”诸位诸侯皆言称是。

曹操说道:“袁本初四门三公,汉相后裔,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贤德之声远播四海,可为盟主。”

袁绍闻之再三推辞,众人皆道:“非本初不可!”唯有一人心中不悦,乃是袁绍之弟袁术袁公路,袁术乃袁家嫡子,向来看不起庶子出生的袁绍,不过见众多诸侯都推举袁绍为盟主,袁术无奈只好随声和之。

第二天,筑高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袁绍登坛。袁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读毕歃血。

歃血已罢,下坛。众人随袁绍升帐而坐,两行依爵位年龄分列坐定。行酒数巡,曹操说道:“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

袁绍说道:“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说道众皆曰惟命是听。

袁绍说道:“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余各据险要,以为接应。”

长沙太守孙坚起身说道:“坚愿为先锋,直抵贼巢!”

袁绍喜道:“文台永烈,可当此任。”

孙坚遂引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来。守关将士,急忙马不停蹄往洛阳丞相府告急。

董卓自专大权之后,每日饮宴。李儒接得告急文书,径来禀卓。董卓卓大惊,急聚众将商议。&l;/br&g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网游之三国特种兵】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三章 汜水关之战〗地址https://wap.67x9.com/18/189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