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洛阳(1/2)

鲁鹏和张绣自离开董卓大营后,就马不停蹄的向洛阳而去。数日后两人顺利到达洛阳城下。

“这就是洛阳……”鲁鹏看着洛阳雄伟浩大的建筑赞叹一声。在很远的地方,鲁鹏就已经看到了那个庞然之物,那种素朴古雅的感觉,那种巍然高大的感觉,一下子令鲁鹏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这是中国古代三国时的洛阳城啊……

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够亲眼看到如此真实地洛阳城……

“义鹏兄?”张绣有些奇怪的看着浑身颤抖的鲁鹏,担忧的问道:“你没事吧?不会是生病了吧?”

“怎么可能!”鲁鹏心中有些好笑,张绣怎么会理解他此刻心中的兴奋,这可是洛阳城啊!而且是作为都市的洛阳城,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的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也是洛阳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张绣本就是三国时期的人虽然对达到洛阳有些激动,但也没有过度的兴奋。但鲁鹏就不同了,鲁鹏是现代人,而且就是河南洛阳人,鲁鹏自小便喜爱中国历史。对于古都洛阳也深入研究过。

洛阳:简称“洛”,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地处九州之中;有五千年文明史四千余年建城史,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世界上第一座统筹规划的城市;自夏朝开始有13个王朝在此定都。河图洛书在此诞生,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科举制度创建于此,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五大都城遗址、邙山古墓群和天子驾六震惊世界,“宅兹中国”“中国”一词源自洛阳。

洛阳,出河图洛书育三皇五帝,“天下之中”的地位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华夏先民对祖地心理上的认同。无论是从神话英雄传说的角度,还是从历史考古断代的角度,洛阳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端之地——中国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儒释道三教的滥觞地。可以说,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对于世界而言,欲探中华文化之源,必到河洛之间的古都洛阳。

洛阳,立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开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来,洛阳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她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政治首都,更是中华思想与文化的源头圣地,可谓中华民族历史的精神首都,是最早的中国,也是最本色的中国、最渊深的中国。

洛阳城,北据邙山,南望伊阙,洛水贯其中,东据虎牢,西控函谷,四周群山环绕、雄关林立,因而有“八关都邑”、“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而且雄踞“天下之中”,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人称“八方辐辏”、“九州腹地”、“十省通衢”。另有传说洛阳是中华大地的龙脉集结之所,所以历朝历代均为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争之地,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核心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尧、舜、禹等神话传说多传于此。同时,洛阳也是中国5000年文明历史中最为古老的帝都王城,华夏,中华,中土,中国,中原,中州等称谓均源自于古老的洛阳城和河洛文明。

洛阳共经历二十二个建都朝代,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影响力最大的都城,累计建都史达1500年以上。同时,洛阳也有“九朝古都“九朝”之说,因乾隆帝御封嵩阳书院大门对联中的“九朝都会”而得名,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也有虚指“多”、“最多”之意,洛阳在历史上曾长期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存在,历代帝王贵胄、文人骚客等均对洛阳的都城地位有

着极高评价。

周公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焉”;

汉高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

汉班固曰“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

北魏孝文帝曰“崤函帝宅,河洛王里”;

唐太宗曰“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

唐玄宗曰“三秦九洛,咸曰帝京”;

韦应物说“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

宋太祖曰“吾欲迁洛,以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司马光曰“欲知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网游之三国特种兵】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九章 洛阳〗地址https://wap.67x9.com/18/1898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