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凉州动荡(1/2)

鲁鹏几人告别众部落后,又继续在草原游走。然而此时的凉州却不那没平静。

北宫伯玉大营内。

羌人大首领北宫伯玉、大首领李文侯......一众羌人豪帅聚集在一起,商议造反之事。

有羌人豪帅埋怨道:“依我的看法,咱们早就该在张角作乱的时候趁机起兵造反啦!就你们这帮人磨磨唧唧,学什么汉人的谋略,搞得还真以为是一回事,结果弄得现在这不上不下的尴尬局面。要是按照我当初的想法,早把朝廷推翻啦!”

其余羌人豪帅也纷纷大声嚷嚷道:“不错,汉人地谋略不可靠。还是得靠咱们的刀子才行。咱们必须马上动手,推翻朝廷!”

听了众人地话,坐在首席的大酋长北宫伯玉心里不是滋味。

不错,他确实跟大贤良师张角定约,张角起义之日即为羌人起兵响应之时候。也就是说,张角在184年2月起兵。3消息抵达凉州的时候,北宫伯玉也要按约定跟着立刻起兵策应,从西北牵制朝廷兵力,和张角的黄巾军一同向朝廷发难。

如果当时他们真这么干了,或许只怕金城、陇西、北地、长安,甚至洛阳都被各路起义军攻打下来了。

但是,实际上北宫伯玉却没有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起兵,反而决定采取一个汉人献的策略:坐收渔翁之利——朝廷实力依旧雄厚。张角也不是个好惹地人物,双方半斤八两。如果羌人起兵太早,和朝廷的精锐碰上了,羌人地损失可能会很惨重,白白便宜张角了。先让朝廷跟张角斗去好了,反正朝廷和张角的实力差距也不大,短时间内也未必能打出一个结果来。最好他们双方斗个两败俱伤。都元气大损的时候,他羌人十万大军再起兵不迟。那个时候,可就轮到羌人纵横天下了......。

当时,众羌首领、豪帅们一听到此策,纷纷大赞。认为这个汉人献的策略相当的高明,是对羌人最有利的上上之策。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没想到,张角会败得这么快,短短地几个月的时间就被朝廷给收拾掉了。他们还没来得及调兵出征,八州战场已经平息下来。这个汉人献上来的上上之策,忽然变成延误战机的败局之策。现在再不趁朝廷虚弱的机会下手,只怕朝廷逐渐恢复元气。日后想要动手可就难了。

众羌首领们见到局势大变,马上也变的十分健忘,纷纷指责那个汉人的策略延误了战机,顺便也指责一下北宫伯玉对汉人谋士过于信任,似乎忘了当初他们也是十分赞同这个计策地。

李文侯来到北宫伯玉身旁,低声说道:“伯玉兄,现在诸部落人心激动,还是勿要再拖延下去了,否则只怕生变。”

北宫伯玉也知道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他压住心中的温怒,一拍案几。沉声喝道:“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马上起兵,那就马上起兵!来人,传本将军令喻,整备十万大军,择吉日祭天,出兵西平郡,迎战护羌校尉(为了加强对羌族人的防御,汉朝政府特设立护羌校尉,专门负责管理河湟一带羌事)!”

众羌豪帅大喜。

北宫伯玉的军令在草原上飞快传递,各个部落的兵马源源不断地朝湟中一带集结。西羌草原上的这台羌人战争机器,开始轰隆运转起来。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十月,羌人人北宫伯玉与众羌豪帅联合起兵反汉,以北宫伯玉为将军。虽然有数万人马,但是缺乏能征善战的大将。北宫伯玉正在犯愁时,有人举荐说榆中人边章、韩遂“素有胆略,在西州一带闻名”,如能得到这两人,何愁军中无将!北宫伯玉求将心切,便“先兵后礼”,派人把边章、韩遂劫人军中。恰好,边、韩二人也有举事的心思,他们不谋而合,北宫伯玉当即委以边章、韩遂重任,让其主持羌胡联军的军事。

边章、韩遂率领联军一路攻州克郡,势如破竹,不日来到

金城。金城太守陈懿急忙组织守军顽抗,但无济于事,不到两个时辰,守军溃败,混乱中陈懿被联军杀死。随后,东汉护羌校尉伶征率兵围剿联军,结果伶征也被联军杀死。

东汉王朝派司空张温代理车骑将军,召中郎将董卓,封为破虏将军,归张温指挥,征讨边章、韩遂。张温调集各州郡兵马,约十多万人,进驻美阳(今陕西武功县西)。

北宫伯玉、李文侯、宋杨等,以韩遂、边章为帅,率领十万羌人叛军在美阳和前来征讨的东汉政府军张温所率领的十万大军交战。一旦政府军兵败,长安危险。

两军对垒,羌兵凶悍勇猛,士气旺盛。政府军虽然装备精良,却连遭遇打击,战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网游之三国特种兵】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六章 凉州动荡〗地址https://wap.67x9.com/18/1898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