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尽洗甲兵长不用(3/5)

兵团和本地志愿兵有固定的薪饷外,其他人都快眼看战利品来发财。

借助圣战军的掩护,李睿等极少数幸存下来的秘密人员,也得以重回到了光天化日之下,他以一名“麦瓦利”的身份,拿着刀矛出现志愿兵的序列中。

历史上,改宗伊斯兰教的非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阿拉伯人称他们为“麦瓦利”,麦瓦利人除免纳人头税外,必须缴纳包括土地税内的各种赋税,参加军队也只能当步兵。未改宗伊斯兰教而仍保持原来信仰的原住民,阿拉伯人称他们为“迪米人”。迪米人的社会地位低,他们必须缴纳包括土地税和人头税内的一切捐税,并且不能担任公职,也不得反对穆斯林。

阿巴斯王朝就是打着这些民族赋予平等权利的口号了伍麦叶王朝,但掌权后却背弃了当初大多数承诺,二代哈里发虽然致力于建立起一个高度集权代表社会各个阶级和职业的官僚系统,但地方上顾虑到那些王公贵族的上层利益和特权,所能做的改变却是相当有限,这也成为各民族不满和反叛的来源。

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当地和周边诸省的战争潜力,作为高军事统帅的麦海迪,众多伊玛目的见证下,以祖先荣誉的和哈里发赋予的权柄发誓,凡是参加圣战的“麦瓦利”,都能得到传统阿利比亚穆斯林的待遇,而愿意襄助神圣事业的“迪米人”则得到比同“麦瓦利”的社会地位,哪怕不亲自参加,也可以通过武装和雇佣他人来实现,只要有圣教神职人员的场见证。

。。。。。。。。。。。

“如果帝国的海军足以担当重任,我们又何须借助东方盟邦的力量。。”

《伊苏利亚王朝兴亡录:利奥五世元老院上的演讲》

“沿途所见,令人震惊,从波斯湾到红海,从阿拉比亚半岛到东非沿海诸王国,广大而漫长的海岸,这里似乎变成了赛里斯人任意出入的后花园。。到处是他们的殖民地和贸易点,”

“无所不的赛里斯人据点,数量之多和密集的存感,甚至让我生出一种错觉,我并没有离开赛里斯本土”

“他们的海上优势,让他们可以选择登上任何一处海岸线,轻而易举的抢劫和掳掠那些人口聚居的村镇和城市。。无论是异教徒还是基督徒,然后再附近的军队赶来之前,满载而归。。”

“无论是印度人、埃及人、还是波斯人,或是阿拉比亚人及其附庸的民族,都他们面前失去古老传统和优势,”

“他们一次次的努力和反抗被毫无意外的击败,后只有恭敬的合作者,才被有代价的允许通行他们控制的航线上。”

“于是到处都有与他们合作,并为之服务的人。。不限种族和肤色”

“为了方便这些沿海殖民地的往来,赛里斯人甚至专门发明了一种运送人员和传递信件的特制快速帆船,巨大的风帆和尖长的船体,让他们从西印度抵达埃及南部,只要一周多一点的时间。。”

“他们甚至用这种船来递送鲜的水果蔬菜和不易保存的高级消以满足某些王公富人对奢侈生活的需求。。因此即便你生活炎热潮湿的印度,也依旧可以享受来自遥远埃及的沙漠特产”

“这些殖民地中,以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库特和柯钦为著名。这里与印度洋诸岛、马来群岛、安南、中国、阿拉伯半岛、波斯、非洲和埃及均有贸易往来”

“主要的出口商品是大米、棉布、铁器、硝石、香料和糖;进口货物有马匹、珍珠、铜器、珊瑚、丝绸和汞等。”

“上帝保佑他的子民,仅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沙丘吹来的炎热而干燥的热风中,我发现自己已经到了阿克苏姆王国的海岸线上。。”

“他们也是赛里斯人非洲有势力的合作伙伴和贸易对象。。”

“据说这个刚刚从内战中复兴的古老王国,无论是宫廷中还是军队中,都不乏赛里斯人的身影。。”

“他们的士兵,甚至成建制的参加赛里斯人组织的对海掠夺作战。。”

“这里,我丝毫找不到昔日横行海上阿拉比亚海军的存痕迹。。他们建立的贸易点和殖民地,都被打上了塞里斯人的印记。。”

“虽然有大量沿海的也门人和黎巴嫩人的商船出现航线上,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悬挂着赛里斯人赋予的旗帜。。”

“很难想象,近百年前他们所拥有的庞大海军,沿着大洋直逼到君士坦丁城下。。”

“马萨瓦港的短暂停留格外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当地居民居然毫无隔阂的,欢庆赛里斯人的节日”

“阿克苏姆人将沿海的港口和土地,大量的租借给这些外来者作为殖民地,然后从中获益,。。终日充斥港口中的奴隶、珍宝、香料,是我对这些地区唯一的印象”

“又经过四个日出月落,我们终于看到了埃及充满绿色的海岸线。。”

“然后我意外的被告知,其实我们不需要停船换乘。。”

“因为我们这只的坐船的载重和体积,足以直接抵达地中海。。”

“随后我看到的是一条宏伟的人工运河,从波光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幻之盛唐】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百零六章 尽洗甲兵长不用〗地址https://wap.67x9.com/17/1770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