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度假、受洗(2/4)

驯化土著的成果,还是建立起来一套以少量土生唐人和唐人移民为核心,以藩国臣民为辅助和附庸的,自上而下等级森严的相对有效的海外贸易和殖民体系。

其多少借鉴了早期的罗马共和国时期,公民兵役一体化政策,再加上后市美国的炮灰绿卡制度的内容。

按照中原、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边境,内藩、外藩、外域、绝域等,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和标准的大区域,以在当地生活的外族人,对当地军队和官府所作的贡献,来决定他们归化入籍,成大唐子民的期限和次序。

而越往内地,成为归化人的条件也越发严格,越往边疆,择条件越发宽松。还有语言和文化交流沟通上的要求。

比如一个昭武九姓出身的栗末人,想获得大唐子民的身份,一般有两种选择,以雇佣义从身份,从属大唐的军队作战若干年;或是一次性向军队输送钱米栗布铁料木材等军需物资若干数量,就可以请求获得归化大唐的基本资格。

然后接受所在军、城、镇、戍的考核和观察,没有作奸犯科,也没有违反公序良俗的劣迹,达到一定年限后,就可以获得一个荣誉唐人的基本身份。这个身份可以确保他们在于唐人的交涉和交往,以及相互诉讼中的优先权。他们的子女,也可以继承这个身份,继续请求成为唐人的程序。

然后作为大唐的军人,积累战功若干,或是继续从其他领域做出贡献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转为正军或是自动获得唐人的身份名籍。

当然这个身份或许在内地,不是很明显,但是在边疆之地,就不一样了。

用公民权大量吸收外族移民,来补充国家扩张过程中和维持周边地区势力霸权主义,兵员和劳力,乃至人才资源上的不足,这是美国被称为新罗马帝国的理由之一。

至于象罗马帝国在崛起过程中,带来公民权泛滥和国家向心力凝聚力涣散,军队外族化的问题,对始终核心民族在国家人口只占较小比例的罗马人来说,或许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代价,但是对一个处于文明上游,历史文化悠久,并拥有庞大国家人口基数唐王朝来说,就不能太算是真正的问题。

真正的问题主要还是还是交通和通讯上的地理阻隔。

。。。。。。。。。。。。。。。。。。。

同样是夏日炎炎的洛阳城中,汗流浃背的官员们奔走在皇城大内的通政司、枢密院、政事堂之间,虽然战事已经基本结束,但是要处理的事情反而变多了,而且要持续上很长一段时间

“向左金吾左卫补兵?,开什么玩笑,金吾军现在还在安西境内。。”

政事堂里有人看见通政司送来的备案,不由叫了起来

“宪台在做什么,那些人满口为国思虑,怎么在此事上就哑了呢”

”不知道什么叫劳师靡费么。。“

“稍安勿躁,”

值守的宰相崔焕,突然出声喝止道。

“这是在人家职分之内,稍稍偏向一下西北而已。。”

“身为枢密使,好好经营一下自己的故乡,有所倾向,也不足为奇。。”

“据说安西境内,受到大食人侵并,压力可不小,就算他鼓吹朝廷在安西用兵我也不足为奇。。”

“更何况,这位枢府大人本身就不是可以轻易安生下来的主。。”

“我倒情愿他多在安西老家用心一些。。省的在朝中折腾。。。”

“朝廷也要休养生息啊。。”

“安西毕竟是数千里外的绝域一隅。。”

“再怎么经营,再怎么尾大不掉,还可能对长安的局势产生什么真正的影响么。。”

“我倒巴不得他公器私用。。。”

“用的多了,天子也会有想法的,宰辅们也不会坐视的。。”

“再说朝中的军资用度就是那么大几千万缗,还是天子想尽办法裁汰梳理出来的,安西一路占用的多了,那些将帅们又会怎么想。。”

“朝中的大人们,也不过是两害取其轻而已。。”

“去,由他去。。”

枢密院内,值守的枢密使仆固怀恩,想了又想,最后还是拒绝了就此事发起质询的理由,作为朝廷军国机要的最高层枢密院自有一套运作规则。

对于一位枢密使在公事上的决定,也只有另一位枢密使可以提出异议,并请求内朝合议,或者放到外朝大决。但这本身就是非同小可,代表的是枢密院内部的重大分歧,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必然有一方要去位,以保证枢密院的一贯性。

仅仅是为了安西的事情,分量还不够。

另一个地方,兵部尚书兼枢密副使梁宰府上,同样有一位访客低声询问道

“还在河洛招募游侠儿了。。”

“朝廷难道要拓边。。”

“这么可能,国家安定了才几年,吐蕃人刚打下来。。。国库里还有余力么。”

“如果是私囊所出呢。。。”

洛阳大内凝碧池畔,露华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幻之盛唐】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九十七章 度假、受洗〗地址https://wap.67x9.com/17/17709/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