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惊闻(3/4)

短更快的前往安南出海口的输出捷径。

而不用再象历史上那几条西南道一样,只能依靠庞大的骡马,冒着巨大的风险和辛劳,千辛万苦的跋涉在茫茫崇山峻岭中。毕竟水运的负载和效率,还有成本,都不是那些马帮可以比拟的。

“南海都督府发布新一期私债,共计十万份,募二十三万一千六百缗缗,旋即抢购一空。”

“南海大婆罗洲各府招募良民开荒,沃野肥田,租给耕牛农具种子。”

“南海大通社急招木工、泥瓦、石料、制材匠人,待遇从优,包安置,前往面议即给报效路费。,”

“林邑国句露港、水真腊吴林港开通直往广州的客货船班,一旬来回。”

“注撵国奏请开年贡船团,半年一贡。”

南海的扩张主要通过海路,除非一些本身具有巨大价值的据点,一般情况下处于开发风险和成本的考虑,太深入内陆的事情不做,只控制一些沿海的飞地、屯点而已,与那些南海小国,并没有太大的领土冲突。但这不代表南海就对他们没有想法。

以四分五裂的佛逝国为例,虽然本土岛内佛逝国政权并没能完全被消灭,但只要唐人的堡寨,继续把持住对外的出海口,那些残余的王族头领什么的,也就只能在深山里继续做野人。或许多少代以后变成真正的野人。

文明的开化来自交流和融合,反过来说,既然我可以控制和影响他们所接触到的东西,自然可以捎带点别的私货。不是那种殖民这赤果果的掠夺和杀戮,而是通过宗教、商业等手段,实现高等文明对低等文明的不对称文化输入侵蚀。

差不多看完报纸,薛景仙也带着,今天散朝后各部司整理发布的公文过来了。

“现在居然还有人现在窥探北内,。”

北内大明宫就是当今太上乾元天子的养老之所,居然还有人打他的主意,实在不能不防。

显然李辅国代表的权熏一时的阉党已经覆灭了,但是执事宫禁的宦官实在太多,不可能全部抓起杀掉,就算拣关键的拷问之下,保不齐还有些漏网之鱼。

“小心跟进,不要打草惊蛇了了。”

“天门岭大破奴刺叛番戎部,斩获三千。董沪川遭遇叛番堇北部,斩获五千。”

虽然都是捷报,但是看的我却皱起眉头来,居然没有多少俘获。实在太不对劲,随后来自兵科房的线报证明了这一点,

“都是一些拼死抵抗的老弱病残。什么时候这些杂胡部落,也会玩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术了。”

我嘀咕道,不过作为前方主将的卫伯玉,本来就是河西边军出身,又久经戎事,应该会有自己的判断,我也不欲过多干涉。

我给他的要求很低也很简单,就是不败而已,在这个基础上随他发挥。

只要能够立于不败,讨伐军光靠拼资源,比消耗,就足够拖死那些叛番,借助战场小范围高强度的接触练兵,一直拖到到了冬天来临,没有足够的准备,苦寒的气候,会替我们消灭这些叛番残余,

“加强沿途粮院军的戒备等级,多备弩机手和骑士,不要怕辛苦也不要怕繁复,最多多跑几趟,这是本部整编后的第一次出战,宁可多费些功夫和钱粮,也不要给我出现什么乱子。”

“察事厅在西北路的勾当,接收的怎么样了。”

“目前只有三成,进度很慢,毕竟有很多人得到消息逃离或者隐匿起来了。”

“把那些留用人员全部给我动起来,这次就是他们报效和考察的机会。”

“开国县男、五中大夫康元清,献金三千缗、布四千匹,粮一万石,并投书门下,代表河西栗末何氏、康氏、曹氏、石氏、米氏等六十三家富商大户,请求协办输边劳军的勾当。”

“河西栗末,还有这么多钱么,。”

“昭武九姓的那些富贾豪户,背后乃是西域列国。经年月累的身家,虽经历次动荡和洗伐,但是一个富可敌国的称谓,还是可以担待的。”

“那他们想要什么。”

“静边州的采置权,”

“那里不是五谷不生,只长草么。”

“貌似有传闻,那里发现了油矿,还有可以汲取的盐泽。”

按照龙武军的惯例,大军开进前,敌刺营、探马队、捉生队等特殊编制,都会现行一步进行分工不同的先期准备工作,象敌刺营主要是进入沦陷区潜伏待机,捉生队抓捕活口并负责送出消息,探马队负责的就是对大军可能经过的地方,进行地理测绘。相比前两者,后者更容易有点经济价值上的意外发现。

然后就会有人通过地下渠道,把消息故意卖出去,好让那些关系户,有所投机的的心理准备。

地油的价值就不用我说了,作为一种廉价而便利的燃料,很快就成为作为一个炙手可热的新兴行业,哪怕是民间也有很大的需求,更别说延边过冬的军队,有了足够的燃料,冰天雪地的环境,也不再是大军作战的畏途。

而盐本来就是国家管制的紧缺物资,随着过滤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幻之盛唐】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五十五章 惊闻〗地址https://wap.67x9.com/17/17709/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