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后果很严重(2/3)

为主低的地贵人之间,常年积累矛盾和恩怨,借机清算和追索一下被扩大化了。

虽然是已经意料这种结果,但参与和策划整个过程的我,还是忍不住皱起眉头。这个代价实在太大了,数千条的人命,许多都是抱着宏法传道的理想和热血,被我给送过去的,虽然组织了逃亡和救援,但这些年建立的情报网络,几乎随着这一纸诏令被破坏绐尽。

“既然回来了,就好好歇着把。”

我一边听一边点头或提问,他负责的可以说是秘密战线的东西,许多功劳都是见不得光的东西,说实话,我还没想好怎样做才能最大的限度,对他和他手下的人,所做的一些进行合适的奖赏。

吐蕃这一乱,怕没有好几年工夫,不能平息的。到时候大唐的几只劲旅早就从战场抽出身来,入侵大唐的条件和时机,也不复存在了把,我做如是想。

“对了,你家那位,已经保举免试,直接可以朝廷的秋闱。”

说到这个话题,他仿佛换了一个人,那些自信与城府,都变成淡淡的温慰和亲情,又有些激动。

“多谢。主上提携。”

“说什么谢不谢的。这些年,你做的事情可远不止值这些”

我摆摆手说

“不过是举手之劳,其实依你的品秩,可以直接荫官的,或者我帮你推举。”

“主上太过抬爱了。”

他淡淡的笑却有一丝枯涩。

“这不过是一个痴人的夙愿而已。”

他这次回来,作为私人还有另一件事,就是作为长辈,提携一下参加科举的侄子。

他的失态是有原因的,他本名魏元通,之所以改名,却与当年的一场政治斗争背景下科举丑闻有关。

魏方进的兄长叫魏仲通,家里本是蔚州有名的大盐商,天宝十六年以八百万钱贿买刺史王元琰,得以参加科举(唐代科举只有两级,乡贡和京试,乡贡之后要么由学校毕业,要么由地方官推荐,才能参加科举的),结果给人告发涉及贿买功名情形,朝廷便派严武的父亲,时任中书侍郎的严挺之审理此案,严挺之亲审,调其阅卷,爱其文章才华,有意保全之,拟报从轻发落。

又因为王元琰的夫人崔氏,是严挺之的前妻,当时想更进一步宰相只首的李林甫,抓住这个机会以徇私枉法不避亲贤为由大做文章,严挺之因此获罪待狱,当时奉命查理此事的首宰张九龄,颇赏识严挺之,据理力争为之辩解,反而中了李林甫的圈套,被诬结党营私,最后不得不告老。

魏仲通当时已经以文章一等考中进士榜,却因为此事被罢夺功名永不叙用,身败名裂郁郁而终,更兼李林甫常年把持大权,朋党众多,他的家人也受到自上而下的牵连,种种罪名纷置,几乎被地方官吏榨干最后一点油水,才被释放出来,面对的只有孤儿寡母和破碎的家庭,富甲一方的魏家也从此在蔚州彻底消失。

虽然魏方进一边隐姓埋名的经商,一边试图上下打点为兄长翻案,其中最好的途径就是谋取一个功名和身份,但是李林甫当政十九年,他也一直碰壁了十九年,最后还是靠李林甫死后,分别给新上位的当红炸子鸡——杨国忠和鲜于仲通捐献一大笔献金后,才在剑南节度使的幕下混个掌书记。

象掌书记这种非定员非正设的职务,人数不定,虽然也有品级,但权利可大可小,如果得到将主的赏识,就是执掌机要的心腹,如果不重视的话,那就是一个无所事事混饭吃的幕客头衔。

如曾当任哥舒元帅掌书记的严武,哥舒提携他只是看着严挺之的份上,给一个镀金混资历的位置,他的待遇和同为幕僚,当任行军司马的高适,是天差地别。不幸的是魏方进正好也属于后者,到崔圆任上时,他的身份更加尴尬。

当年我的部下一行还没到剑南,麻烦之名就已经传到了地方,蜀中中正当局势微妙,因此要派出一个足够规格又不影响内部格局和外部立场的人,来负责这些麻烦事,而我也需要一个熟悉地方的人士,结果就无意成就了他。

当初在鲜于家族倒台的天宝旧案中,他作为地方上的知情人,以所掌握的内容作为投名状,提供了相当大的助力,也由此获得了我这个体系的初步信任。但这件事实在太轰动了,牵连和影响也很深,为了避风头和残党的报复,也是一种变相的冷处理和考察,让他去了松州主持针对吐蕃的事宜,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他现在在五大长史中排名第二,散受正五品朝议大夫,领宁远将军,勋骑都尉,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成功人士,有能力重新过问当年的案件,现在当年被流放张九龄已经被太上重新追封,在龙武军的背景运做下,严武的父亲严挺之也被正名,连带着当年的魏氏舞弊案也就自然不成立,魏家也重新获得参加科举的权利,

作为仅存的长辈,最大的心愿,就是将侄子亲手送进科场,以实现家族的夙愿。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交代了一声,让人抬上一只笼子。

“这是党项羌首领,献给殿下把玩的獒种。也算是一个见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幻之盛唐】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八十一章 后果很严重〗地址https://wap.67x9.com/17/17709/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