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暖还家(2/6)

王号召,前来剪除奸党之类的口号,结果就是让本来身份地位都很尴尬的永王一家,黄泥掉到裤裆里,不是屎也是死,现在居然要指望靠一个女儿,改善待遇。

“那你知道要怎么服侍,才能让我满意么”

在一片表情奇异的侧目下,她小脸刹变的通红又雪白,使劲的扭起衣角来。

这对曾经的手帕交,却因为出身的背景而再次相见尴尬而默然无语,再加上我这个曾经在背后推波助澜的的罪魁祸首。

老皇帝把这两位一起指到我家里,打算干什么,在我家后院演一出唐朝版本的三国演义么。我腹诽不已的

那这个又是谁,我漫不经心的伸手去捏一个嫩葱浑雪一样的小姑娘,却被怯生生的躲开。

“她就是哝哝啊”

小丫头抢声道。

哦,就是翘家出走的闹出天大风波的那位小郡主,看不出她弱生生的还有“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勇气。轰动剑南的人贩集团大案,也以她的失踪调查为契机所引发。实在看不出与那位胖墩墩阿伯一样的汉中王殿下联系来的地方,貌似小丫头的老爹,当今圣上也是小胖有余的身形,李家的遗传基因还真是奇妙啊。

虽然吐蕃联姻之说已经没有了下文,但好歹逃婚有损皇家的颜面,相关的惩戒是必须的,所以在他家老头子没有消气下台之前,实在不好名正言顺的回家,干脆以禁足为名,在宗正寺挂名的我家掩耳盗铃式的避难。

“初晴、采薇、阿汶等下一起过来,有事问你们”

就听逛荡一声,掉落一只盛水银盆,初晴笑眯眯的看着溅湿了半边裙摆的阿汶,慌慌张张提着裙脚的跑出去,哎呦有绊了一声。

“又不让我看。”

随后,小丫头嘟着嘴被很有大妇之风的阿蛮给领走。

那个超大的木制浴室,是我静思的地方,没事就喜欢躲在里面泡泡,当然在这里面,除了我以外,是不允许在身上穿任何的事物的。

款步在清澈的温水中,一身绽放如莲的采薇,任由一袭穿和没穿两样的纱帷子,象美人鱼的尾巴一样拖曳在水中轻轻摆动,她正在我指导下做一些深入浅出的事情,顺便听初晴说这段时间家里的大小琐事。诸如门下又收养了多少孤儿,海南的领地又上供了什么新产品,雨儿最近的学习成绩,小丫头又养了什么新宠物。

“长安还有什么事么”

“有康氏族人上门求庇护。”

“康氏?”

“就是逆首安禄山原配的家族。”

自从安禄山叛乱后,这一族倒了大霉,唐朝虽然没有株连九族这种东西,但是作为造反总头目的亲家,总到是不会好过的,一声令下遍地牢狱,武威胡乱时又被株连了不少,破产的破产,没家的没家,在昭武九姓之中,甚至还不如已经改姓的安禄山本家——安氏一脉。

“只要大人肯收留,他们。愿为家奴”

我惊讶了一下,唐代的奴婢制度分三六九等,通常情况下所谓仆役,就是拥有相对人参自由的高级雇工,但是家奴就不一样了,打骂随由,律比畜产,带一个家字,就连子孙都卖身了,只要没有开籍是没有自由的,我也是兵荒马乱中才拣了一堆饥寒快死的便宜,安定下来后就没有这么容易了,毕竟不是什么能都能遇到我家这种情况。

通常情况下,就是流民中去做帮佣雇工的多,在不济也投靠地方的豪门大户做个荫包户,愿意卖身都是到最后一步的选择。看来这康氏族人实在是山穷水尽了。

但从另一方面说,昭武九姓为首的栗末胡商,在中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更接近后世西方世界犹太集团的存在,自隋到唐的百多年间,他们守望相助用金钱和关系罗织的一张上至公卿权贵,下至黎庶民生的紧密大网,从太宗的秦王府亲事,到前朝睿宗的相王官属,都有这些人影子。

据说昭武九姓之间又有不成文经营细微差别和分工,象安氏就是本土化和向军界发展的代表,连拖油瓶身份的安禄山也曾经是他们扶植出来的利益代言人,史思明就不用说了,史是昭武九姓的另一大姓,因此安史之乱后,这些人遭到几乎灭顶之灾的危机,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因此这个便宜可不是那么好受的。

见我不可置否,她又说

“一个月前,有一个人单枪匹马,冲进长安府底,连伤数十人,才被围住,”

“什么”我停下在她身上的丈量工作,打起一片水花。

“现在人正压在京兆府,就等您回话”

“查明来历了么”

“他叫李思远,据说是前礼部尚书安思顺之庶子。也算是个名门之后”

原来是自安思顺的后人。安思顺也是个倒霉孩子,本来百年的军门世家,朔方节度使做的好好的,郭子仪,李光弼都在帐下当牙门将,却滩了上个便宜族弟安禄山造反,被去职作了有名无实的礼部尚书,更糟糕的是他在西北军孚有声望,却与另一名帅哥舒翰相恶,再加上杨国忠也不放心他,干脆赐死了断。

待到今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幻之盛唐】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四十九章 暖还家〗地址https://wap.67x9.com/17/17709/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