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盖世雄(一)(1/2)

萧铣退回东郡,大将尽出,布设一道防线,以重兵防范韦韬世,生怕他从济**陆并进,进犯兖州。

韦韬世率众返回了济阴大营,众文武精神颇有些低落,只因跑了萧铣。

韦韬世见状,自然要说几句:

“诸公,今番虽跑了萧铣,但这徐州却收了回来。

此已然达到了预期,所以诸公不必沮丧。

徐州方遭涂炭,还需劳军安民,以慰人心啊。还是那句话,徐州之事,还要徐州之人治理。

段亮、冯盎、郑龙吟这些人,却要选出一个接掌徐州。”

此话一说出来,众人自然明白了。

这话里有话,什么叫选出一个?

段亮本为徐州刺史,还用选吗?明显,这是要换了段亮呀!

段亮,字德堪,乃是北齐开国功臣煅韶第七子。

隋大业初年,任汝南通守,由于其八弟段徽段德操归降李唐,便说降了他,遂被李渊擢升为徐州刺史。

杜如晦正要说话,一名岚城卫便进来通报:“启禀殿下,徐州刺史段亮之子,段宝簋求见。”

“哦?来得可真快啊!让他进帐吧。”韦韬世看了看众文武,说道。

少时,段宝簋恭敬入帐,拜了韦韬世之后,说道:

“岚城王,家父身体抱恙,卧病在床,不能亲贺岚城王大胜。便遣草民前来相请岚城王入彭城赴宴!”

韦韬世面带笑容,说道:“呵呵,谢过段使君美意。

明日,孤定然前去,还请公子尽早回复。”

“既如此,草民先行一步,在彭城恭候岚城王大驾!”段宝簋说道。

韦韬世眼珠一转,问道:“怎么?公子自称草民,竟是白身不成?”

段宝簋复跪于地,说道:“回岚城王,正是,家父认为草民为纨绔,故而不愿让草民入仕。”

韦韬世听闻,即刻说道:“哦?!段使君清廉如斯,竟然如此公正!

诸公当效仿之,据孤所知,长安之中就有不少任人唯亲者。”

场面话说完了,段宝簋也走了。

韦韬世看了看众人,说道:“今日做好拔营的准备,明日出发,前往彭城!”

时至旁晚,段宝簋快马加鞭返回了彭城,面见父亲,把韦韬世与自己的对话一五一十的说了清楚。

段亮已然六十多岁,颤颤巍巍的起身,说道:“嗯,这刺史之位,老朽还是交出去为好。”

此话一出,各郡通守面露惊愕,纷纷交头接耳。

特别是麾下大将盖世雄不悦,出列言道:

“主公不必如此!韦贼虽势大,但融有计,可除之!”

段亮听闻,本来浑浊无神的二目,突然闪烁出光芒。

一挥手,示意其他官吏都退下。

徐州长史冯焦乃是冯盎族弟,因为才华出众,受段亮器重。

他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回府便给族兄冯盎写了书信。

冯盎也不傻,一直等到半夜里,才过府见冯焦。

二人商议过后,决定夤夜向韦韬世报信。

但事与愿违,彭城各个城门皆是许进不许出,已然被盖世雄严密控制起来。

冯焦府邸,二冯议事。

冯焦先言道:“兄长,眼下时局甚危,若岚城王稍有差池,徐州恐怕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冯盎点点头,正色说道:“不错,今番定要保岚城王周全,绝不能让盖世雄贼子得逞!”

冯焦问道:“只是不知盖世雄老贼有何阴谋!?”

冯盎也不清楚,说道:“嗯,我等具被软禁在城内,无法调兵遣将。为今之计也只有静观其变了!”

翌日,韦韬世率众来到了彭城,吩咐大军城外扎营,不得进城扰民。

段亮自然是犒赏三军,大排筵宴为韦韬世庆功。

并多次提及自己老迈昏聩,不堪大用,要交出徐州印信,主动让贤。

韦韬世呢,自然也是再三推脱,想要来个三请三让,以全自己的美名。

当然,只要段亮交出徐州牧印信,那离死也不远了。

冯盎在酒席宴间多次暗示韦韬世,可韦韬世并没有察觉。

宴会结束,段亮对韦韬世说道:“岚城王今至彭城,可谓徐州大幸。

而王爷之成就,赶超西楚霸王。

这彭城乃楚霸王故都,故而,王爷理应入住霸王宫。

这宫殿老朽已然派人从内之外修葺了一遭,虽不复当年之堂皇,但却也比驿馆强上万倍。”

韦韬世听闻,十分满意,遂说道:

“孤略有寸功,然则却不敢比肩项王。但如今使君盛情难却,孤也只好却之不恭了。”

当晚,韦韬世携杜槿以及诸妾入住了霸王宫,岚城卫尽数布防宫殿周围,可谓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霸王宫正殿,为山河殿。

意在称颂项羽,力拔山河气盖世之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隋唐鼎革】最新更新章节〖第264章 盖世雄(一)〗地址https://wap.67x9.com/168/16894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