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吴冲惨事惊忠敏 世礼曾经会龙珊(2/3)

失迎!我逗他们玩呢?哪敢跟你俩比。”那龙珊说完回头向乡民介绍道:“这才是高手,石光明和石光辉。”石光明和石光辉是兄弟俩,石光明外号石铁嘴,石光辉外号石疯子。

“有龙珊在,我俩咋敢称高手,不过玩玩也行。”光明走上前拿起扁担又说:“我把扁担咬在嘴里,谁能把扁担拔下来,今晚我请大家喝酒,行不?”

“好!”一村民上来抓住扁担右摇左晃,扁担好象在石光明的嘴里生了根似的,怎么也拿不下来。这时,又上来一人抓住另一头,仍拿不下来。

“你们俩必须一齐用劲才行。”旁边一村民提醒道。抓扁担的二人用劲往下、往前后左右摇晃都不中,使劲一往上,竟把光明抬起来,扁担仍然不掉。

光明落地后,头一摇把二人摔在草堆里,扁担仍叼在他嘴上,众人大笑。

“谷打完了,我把你这个石磙抱上稻谷垛上去,免得晚上被人偷走。”说话的是石光辉。石光辉抱起一个石磙,疯疯癫癫地走向谷垛边的梯子,三五下就上了谷垛。这石磙少说也有三百斤重,抱起来虽不稀奇,但上梯子就难,因为双手抱着石磙,没法扶梯子,所以不单要有劲,而且还要能掌握好腿脚的平衡。

“好功夫!”英雄惜英雄,世礼禁不住赞道,手也有点发痒。“我也来玩一把。”

世礼进了打谷场,他到屋前在墙上划了五个小圈,然后退二十步站定,拿出五支飞镖,用左手依次打出。众人跑到墙边一看,五个飞镖个个命中圈内,而外面露着的镖头不足两寸。

世礼的飞镖长五寸,重半斤,土坯墙能打入三寸深,那要打在人体上,谁受得了?

“这才真是好功夫!“行家一出手,就是杀招。三少爷显然是个识货的,立刻起了结交之心:“请问小师父名号。”

“释礼。”古世礼报上的是法号。

“我叫龙珊,这哥俩是石光明、石光辉。今天好日子,咱们有缘聚在一起,我请你们三人到我家做客,走,喝酒去。”说完回头又对短工们说:“你们四个也累了一天,把稻谷挑回去后就收工,一块喝酒。”

当夜,世礼住在龙溪村,四人谈得非常投机。世礼戒律在身,晚上滴酒未沾,仅挑点青菜,就了三碗米饭。次日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当日一段匆匆的交情,哪想到如今又能在他乡重逢?龙珊几人正是惊喜莫名,对詹家寨都多了亲近之心。

梁先生、吴忠敏走出寨门,过去同新来者一一握手:

“欢迎你们!今天是我们东城、西城起义军第一次会师的日子,值得我们纪念。今后来会师的人会更多,我们要团结一心,并肩作战,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梁先生慷慨激昂地说道。

东城的战士听了心里热乎乎的,就连俘虏也颇受感动。

中午詹家寨摆了会师宴。

下午梁先生分别找每个俘虏谈话,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参加革命:“以后大家都是同志,都是兄弟姐妹。不要把自己当作国民党,就是异类,我们共产党员很多也曾加入过国民党,但是只要大家在共产主义的立场上,团结一心,就是自家人!如果谁家里有困难,想回家,可以说出来,只要保证以后不为国民党政府当炮灰,不与共产党作对,每人发两块银元作路费。”结果俘虏们没有一个人选择回家。

天黑时,张治国领着一个人来见梁先生:“梁先生,这位就是我们阳春县党的负责人周毅安同志,这位就是燕山梁耀武同志。”

梁先生直率地说:“我们来到阳春县一个多月了,今天能见到阳春县党的负责人,就像找到了家一样。毅安同志不会对我们没去见你有意见吧?”

周毅安说:“哪儿的话,你们来后,对我县的农运工作有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在以詹家寨为中心的几个乡都建立起了党组织,吃大户又把农民团结起来。毫不夸张地说,是你们打开了阳春县工作的新局面,我们应该向你们学习,我们阳春县党员愿意接受你的领导。”

周毅安同张治国是同学,他俩是去年夏天受党的委派回家乡开展农运工作的。周毅安家在县城北的尚河乡,经过半年多的工作,他已建立起了几个农村支部,支部多了,处理起来也更有难度,两人力有未逮,正在寻求援助,可巧就打探到了梁先生的消息。

“好!咱们一起工作吧,今天你来的正好,我们这里现在集中了东城西城的起义队伍,又有北省燕山和阳春的同志。咱们今天开个联席会,就叫边区联委。把这一段时期的工作总结一下,研究出今后的工作任务,你看如何?”梁先生征求周毅安的意见。

“我认为这很有必要。这段时间吃大户,虽然团结了农民,但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被吃的大户觉得吃亏了想讨公道,没被吃的在想法阻碍和破坏我们的行动。二是一些人认为以后有大户人家的饭吃了,可以不用自己种田,养成了光吃不干的坏习气。三是马上就要春耕生产了,许多农户缺少种子和劳动工具,尤其是牛……这些问题不尽快解决就耽误春耕,没有春耕今后吃什么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将星升起】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二章 吴冲惨事惊忠敏 世礼曾经会龙珊〗地址https://wap.67x9.com/164/16422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