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六字推荐(2/3)

销了,从阿部重次首次领兵作战后返回本土开始,明国马桶世界第一,变成了倭国上下的供识。

出恭连明国马桶都用不上,那肯定是没有实力的大名!

连德川大将军都用上了这种马桶,说明这是真的好!

现在德川大将军已经不介意参与经贸往来的活动了,因为其中的巨大利润实在是让其无法抗拒。

烈酒、雪花糖、照相馆、玻璃镜子、文具玩具等等,包括早已发行的《倭国日报》,全都是德川大将军麾下的产业,要么是总代理,要么是直营业务。

每年赚取巨额利润用来养兵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德川大将军发现利用这些商品,可以削弱那些非嫡系大名们的经济实力。

由于石高早已封赏完毕,每个大名的年收入大约是比较稳定,可以估算出大致数额的。

大名在商品上面花的钱多,用来养兵的钱就自然会被减少。

此消彼长,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便会愈发的强大。

坚持与明国,特别是明国太子的贸易往来,非常有利于自己对本土的控制。

这便是德川大将军此前愿意出兵二十万,驰援明国的根本原因。

打赢了,那就皆大欢喜。出现重大伤亡,刚好可以削弱其他大名的兵力。

赚了钱的大名们便开始在京城大采购,一两银子都不会带回本土。

发放给倭军的近六百万两银子,差不多有四百两都被就地花掉了。

其中的一部分还是大名向下面武士与足轻借的钱,等回去之后用等值的铜钱抵偿就行了。

实际带回本土的只有不到两百万两,而且全都是事先换好的铜钱,没有白银,因为倭国盛产白银,导致行情倒挂。

这就使得某太子直接进账三百八十多万两,刨去各项开支,能净赚三百万两以上。

忽悠倭人买东西的利润很大,所以某太子才不遗余力……

这么干无可厚非,因为对大家都好,大名们能顺势赚一笔,德川大将军每年的相关收入都在近两百万两银子。

为了感谢这只二货将军的配合,某太子便打算将电话业务也有偿转让过去,有二货大将军来做倭国的唯一运营商。

某太子就是要让二货大将军明白,跟着自己干,好处大大滴有!

倭军就是自己的肉盾,没有这二十万部队,指望明军给祖大寿送餐就是真成了“送餐”!

在下属的轮番恳求下,阿部重次在京城住了十天才走。

主要是诸多大名要购物,要逛街,要游玩,还要顺便拍照留念,去各种总汇享受生活那就更加必不可少了。

倭国不是没有类似的场所,但跟大明的比起来,完全类似于两国制造的马桶的价格……

特别是在欣赏过美女总汇与靓女总汇的精彩节目之后,想想本土那些女人的鬼哭狼嚎,简直算是白花钱了。

为了感谢老朋友阿部重次,某太子还特意向其赠送了一套市价高达万两以上的《关外秘史相册典藏版》第一版!

德川二货大将军自然也得到了礼物,而且不止一套,至于是收藏,还是奖励给下属,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这种东西也可以买,大规模赠送,某太子可是送不起。

在各方面的强烈建议下,某太子只能遣人进行第三次印刷该书。

某太子送完这批礼物之后,第一版已经算是彻底绝版了,不利下泼天之功,别想得到第一版仅存的几套孤品。

眼下市面上销售或转手的都是第二版,定价三千两,实际成交价翻倍。

有多抢手呢?

据说已经有人开始雇佣江湖上的飞贼,专门去大户人家里偷书……

既然如此,某太子就决定印刷第三版,反正不打辫子,闲着也是闲着。

《关外秘史》文字版已经出到了第二十部,一本就是一部。

这次某太子就打算把二十部全都变成相册版,一本三百两,二十本就是六千两。

在从倭人手里赚了一笔钱之后,开动照相机的本钱就有了。

由于总成本暴涨,五百套的印刷成本便高达两百万两。

尝过甜头的商贾们闻讯之后直接下订,加上文臣武将,包括甩锅爹和郑芝龙的那部分,总订单已经超过了七百套。

某太子相信这绝对不是最后的销售总数,应该会破千。

毕竟大明境内,满口仁义道德的“君子”何其多呀……

举个例子,连刘宗周都下订了,生怕抢不着,还得多花钱从别人手里买。

远在千里之外的我大衍圣公还托人订了二十套,名义是捐资御敌!

自己喜闻乐见,还能顺便赚钱,这买卖当然人人都愿意做。

连柳如是与顾横波联手开办的波是贸易公司,都有这项代理业务。

转手一卖,一本就能进账上千,甚至数千两银子,两位美女当然不会错过这等好事。

某太子吸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黑太子】最新更新章节〖第979章:六字推荐〗地址https://wap.67x9.com/149/149503/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