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8第三一二章(1/2)

第三百一十二章

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

为了保证飞机的雷达隐身能,35的导弹选择了放置在置弹仓。这样固然b免了因外挂导弹而造成的大量复杂边角结构而破坏整体的雷达隐身能,但却也极大的限制了35的弹药携带量。原本就非常狭小的机体,还要被大功率雷达、各种电子设备、发动机、驾驶舱、油箱等等占用大量的机可用空间,这就让35的置弹仓只能勉强容纳下四枚导弹。通常况下,遂行对空任务时35会搭载120中程导弹和9格斗导弹各两枚,遂行对地任务时的经典置挂载则是两枚120再加两枚907千克的其它确制导对地弹药。

从12的雷达始终没有能够有效地侦查到35的况来看,显然航空自卫队的这至少四架35全部选择了全置挂载,也就是说每架35也只有两枚中程空空导弹。鹿菲菲通过对人心理的分析,在综合考虑到航空自卫队在这一地区作z飞机实际配置的况和附近空域与机场相对位置的况,最终大胆地得出方面此时只有这四架35参z的结论。她现在所有的考虑和对策就全部都建立在这一结论正确的前提下,那么目前仍在空中的这四架35实际上就还只有四枚120而已。既然已经知道了对方z机大概的方位,又在心理上有了充足的准备,那么即便是方面找到对于他们来说最合适的时机同时将这所有的四枚120以最不可能被规b的方式发射过来,鹿菲菲仍认为自己有很大的把握可以轻松的实现完全规b。也就是说,尽管在超视距的对抗中,鹿菲菲看似在完全被动挨打的局面,但实际上她却认为尽管自己没有还手之力,可敌人同样也不会对她构成实际的威胁。也就是说,鹿菲菲的12与航空自卫队的四架35之间的超视距空z看似优劣悬殊,但实际上双方却是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只能打个平手。

那么在四架35打光了所有的八枚120之后呢?超视距空z自然也就被迫结束了,但是这四架35却应该还携带有八枚9近距格斗导弹。鹿菲菲认为,人也许最一开始的衷是和自己在超视距的状下打一场不对称的空z,但是在超视距攻击无效的况下,人很可能就会放弃了最的打算,继而冒险进入目视格斗,以便让35携带的格斗导弹发挥作用。鹿菲菲认为,以人一贯自负的作风,他们一定会觉得自己的四架35z斗机在地面雷达的引导下,凭借着完善的指挥体系,完全可以通过对四架35的协调调配实现对12的z术b围,并最终掌握空中的绝对主动。当四架35完成占位之后,那么紧密配合下的目视格斗,12必然不会是编队的对手。所以,鹿菲菲大胆地判断,当的超视距攻击彻底无效之后必然会悖离他们此次作z的衷并将空z引向目视格斗阶段。然而实际上也只有双方进入到目视格斗的状下,鹿菲菲才有可能对35造成实质的威胁,并进一步将这一威胁演化成实际的z果,进而取得最终的胜利。不可否认的,这条很难,但对于鹿菲菲此时所面对的况来说,却是唯一的一条。而即便就是这样一条,鹿菲菲仍需先使对方耗光所有的中程导弹才有机会把敌人引到这条上来。

谋定而后动。尽管看起来鹿菲菲是在刚刚甩开第二b两枚中程导弹的攻击之后就立刻有了新的行动,实际上却是她在瞬间依据敌人的格特点分析并判断出其可能会采取的后续动作而有针对的展开自己的z法以达到牵着敌人鼻子走的目的。尽管看起来仓促,却是实打实的谋定而后动。

雷达上仍然没有敌机的踪影,但是鹿菲菲却知道在她的南北两个方向距离50到70千米之间各有两架35。不知道具体的位置又如何?鹿菲菲现在并不急于发现目标,在她的计划中,只要目标能发现自己就行。钓鱼不一定非要看到鱼,只要把饵撒下,鱼自然会来主动咬钩。只不过鹿菲菲现在是拿自己在当鱼饵而已,不过同样的,她自己也是那个最终将鱼钓出水面的致命的鱼钩。

鹿菲菲知道,敌人一定会以威胁最大的方式来开始下一次的超视距攻击。那么什么样的攻击才是威胁最大的呢?那自然是在不同的方向上同时发动攻击,并确保让所有发射出来的导弹几乎同时到达,这样才会让目标难以规b。既然这样,鹿菲菲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配合敌人,给敌人创造出一个能够进行这样的致命攻击的机会。

打定主意之后,鹿菲菲开始驾机盘旋爬升。上升率很低,但是她却时刻注意保持着自己的速度。有了足够的速度,她的飞机才会有足够的能量,才能在导弹来袭的时候及时做出需要的机动。可想而知,敌人的下一b攻击必然是更加凌厉的,也是更难应付的。但鹿菲菲想要反击,就必须先使敌人再次发动超视距攻击并成功地b开,之后才有机会和敌机短兵相接。

鹿菲菲盘旋爬升的动作被地面雷达网观察得一清二楚。他们对此的解读是,12的雷达无法发现35的位置,不能确定威胁存在的方向,为了能及时发现随时可能出现在任何方向上的威胁,似乎不断盘旋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事实上,盘旋爬升对于找不到目标的z斗机来说也的确是一个更倾向于防的动作。飞机在盘旋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及时的发现各个方向上可能存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龙牙长空飞龙】最新更新章节〖D28第三一二章〗地址https://wap.67x9.com/139/139523/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