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乡间纯朴 上(2/3)

活下去,娶个不错的媳妇,种两亩薄田。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也挺不错的。”

说到最后,李明无奈的摇了摇头。

社会,就是如此,不现实的话,自己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想到此处,李明也不由得有些自嘲起来。

“可能是。”

看了眼摇头苦笑的李明,田妮抿了下嘴低声说道。

城里人,哪知道山里人的苦处呢?

心里边这样想着,田妮也带着李明向前行去。

当李明跟着田妮没走出两步呢,张大柱已经带了两个中年汉子大步迎了过来。

“这就是我说的大贵人,好后生,李明。喊名儿太麻烦,就按咱家里的风俗,叫明子!”

大力拍了拍李明的肩膀,张大柱朝身后两个中年汉子高声说道。

“走,进屋再说。”

其中一个汉子拉着李明便向屋里行去。

待进屋之后,一番介绍下来,李明才知道这两个中年汉子一个是大寨村的村支书,张万林,一个是田妮的父亲,田二虎。

家养的柴鸡炒肉,鸡蛋炒青椒,白菜炒大肉。河里刚刚用细网网上来的几寸小鱼,每尾都是不足小拇指大小,直接油炸之后盛在一个盘子里边。还有那不足小指大小的河虾,也是油炸过后盛在一个盘子里。

不用做丝毫处理的几寸长短小鱼把水淋干油炸过后,随意拿起便吃,鱼肉清嫩滑口不说,还香脆异常,吃起来丝毫不担心有鱼刺之类的,味道更是十足的美味。而且这种小鱼现在非常稀少,平时吃更是难得吃到,只有乡间才有这种东西。

而那正宗的河中小青虾更是现在想吃都吃不来的稀罕物,与那大虾或是海虾绝不相同,味道也更不一样。

平日里,山间农户,几乎都是年头养猪年尾杀。平日里都是养上一两头猪,一头卖了补贴家用,一头年关时宰掉,过年自家用。

可此刻一张八仙桌上,一大盘油光滑嫩的猪蹄肉不说,桌上最少三种菜都是拌的猪肉炒的。

而对于农户而言,平日里圈养的鸡鸭都是用来下蛋用的。收掉鸡窝里下的鸡蛋,平日的农户要么是为孩子过生日时冲上一碗鸡蛋茶,煮上几个鸡蛋就算是给自家孩子过生日了。要么是为一些年老体衰的老人做一些鸡蛋糕,煮一些鸡蛋补身子用的。又或是积攒下足够的鸡蛋,卖到集市上补贴家用。或是遇到谁家结婚生子,送去一筐鸡蛋那便是一份大人情了。

可是此刻桌上却也是鸡肉、鸡蛋,一样不少。

而在一张八仙桌被端上来的菜放满的当儿,李明终也是见到了田妮的母亲围着个围裙端着最后一道菜送了上来。

看着满满当当一桌子的菜,幼时在农村生活过的李明自是知道眼前这一桌子菜的份量有多重!

——————————分割线——————————

(嗯。本来两更的,但考虑到绝大多数读者看到这上半部章节会感觉非常不理解,或是感觉说的有点太玄乎了,农村人有点太实诚了的样子,刚见第一面就对主角这么好等等之类的,会感觉写的有点不太现实。呵呵。这个怎么说呢。我只说一下我的理解和看法,希望能够让各位读者心里的疑惑能够稍微减少一些。

在o7年下半年的时候,我遇到一个云南某偏僻地方的年轻人,17岁的样子?他说他们那里的一户人家,一年的年收入也就是在4oo左右的样子。他们那里的水喝起来很清甜,但来到大城市之后喝起自来水感觉有种味道,喝不惯。他说他们那里的河水很清澈,他们那里的女孩不打扮丝毫都比城里见到的女孩们清纯漂亮。

他唱歌的时候很投入,也很好听,好像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样。他说他们那里每年都会有男女对唱山歌之类的。

他们那里的山水之间清澈宁静而无丝毫喧哗浮躁,他们那里的人们没有游泳馆,没有游泳池,只有在那清澈见底的深潭大河中泼水戏耍,只有涓涓小溪静静流过,一两少女在旁轻轻梳洗那乌黑长……

如果在这之前谁对我说一家人一年的总收入才4oo左右的样子,我一定嗤之以鼻,肯定不相信。哪怕是我自小长大的农村,现在一家人的一个月的收入也要比这多的多!但遇到那半大孩子之后,我信了。

没有见到过的,未必就是不存在的。

眼睛看到的,未来都是真实的。

耳朵听到的,也未必都是真的。

有时,眼睛会骗人,会看到无数虚假表象。

有时,耳朵会骗人,会听到无数风言流语。

是真是假,存乎一心。

在小小解释一下农村的习俗。

在97年左右?我们这里的农村还流行着平时遇着什么喜事,如结婚添子等等之类的,送‘米面’这个礼节的时候。每每的,去参加喜宴的人们都会拿着几个箩筐,里边放满了鸡蛋,上面盖着一块大红布之类的。当然,还有一些别的方面。

至于文中所写的鸡、鸭、鱼肉之类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都市位面商人】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五章 乡间纯朴 上〗地址https://wap.67x9.com/138/13865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