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九世之仇(2/3)

你小子行啊!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你也算是个大丈夫了。好!投降国书已经拟好,就请国君签字画押吧!”

纪武侯举起颤抖的手,拿起笔在国书上签字,签字画押后竟然昏厥过去了。

齐襄公这才从座位上起身,伸了个懒腰,鄙夷地看了看晕倒在地上的纪武侯,“嗞嗞!瞧这点出息,这纪国丢了郱、鄑、郚三邑之地,纪国也就算是废了。如此一来,九世之仇得以报矣!先父泉下有知可以安息了。”

……

纪武侯安全回国以后,越想越窝囊,不禁哀叹。

“齐吾世仇。吾不能屈膝仇人之庭,以求苟活也!”

于是急命人修书一封送于鲁国国君,此刻的鲁国国君,便是文姜与鲁桓公所生养的鲁庄公。

那时的鲁庄公年幼,由哥哥庆父和大夫施伯和申繻辅政。

鲁庄公年少无知,他在心里一直责怪齐国害死了自己的父亲,扣留自己的母亲,每每想到这他都怀恨在心,想要教训一下齐国,当即同意了纪武侯的请求。

这时申繻上前劝阻道,“国君,万万不可,现如今的齐国已经今非昔比,而今又得郱、鄑、郚三邑之地,其国力日甚一日,而反观我鲁国却相反,自郑国与我国断盟以来,我鲁国在外部就一直孤立无援,我们不妨借机拉拢齐国。臣近日听闻郑国大乱,我鲁国可趁此良机从中图利啊,至于这纪国迟早是要灭亡的,但我鲁国没必要同去啊!”

“这……”鲁庄公犹豫了一会,突然齐国使者带来齐襄公的国书,国书上就写了一句话,“敢有救纪者,寡人先移兵伐之!”

这封国书同时又发给了,郑,宋,莱,楚,莒,等当时数一数二的诸侯强国。

这些个诸侯国,有的漠不关心,觉得这是多此一举,纪国灭亡与否和自己毫无关系,有的却十分忌惮,不敢妄动。

这下鲁庄公也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此时的纪国就如同大海上的一艘小渔船,周围都是狂风骤雨浪,纪国灭亡如今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纪侯闻鲁国不肯出兵相救,而周围的大国又对纪国的生死漠不关心,纪侯心里已经清楚自己度不能守,于是将城池妻子交付其弟嬴季,进入宗庙拜见列祖列宗,在宗庙里大哭一场,直到半夜开门偷偷逃走,不知所踪。

第二天上朝,嬴季眼见纪国只剩下半壁江山,而小白率领的齐军又兵临纪台城下,于是忙问诸大夫们该如何是好。

“诸位眼下正是非常之时,寡人请教诸位,死国与存祀,二者孰重?”

诸大夫皆说:“存祀为重。”

嬴季又问:“苟能存纪宗庙,吾何惜自屈?”

诸位大夫面面相觑,各自无奈地摇了摇头,叹道:“君上降了吧!”

于是随即写下降书,书上所写,“愿为齐之外臣,守酅宗庙。望齐侯许之。”

然后嬴季将纪国土地户口之数,尽纳于齐,叩首乞哀。大开纪台大门恭迎小白入城。

不久齐襄公亲自来到纪台受降,齐襄公收其版籍,于纪庙之旁,割三十户以供纪祭祀,号嬴季为庙主。

纪武侯的夫人因惊悸而卒。襄公俞葬以夫人之礼,公元前690年,齐襄公八年,至此纪国彻底被齐国吞并,九世之仇,终于在齐襄公时代了结。

纪国灭亡后,齐襄公兴奋的一把抱住了小白,说道:“弟弟多亏你想出来这个点子,要不然这纪国也不会就这么快被我齐国并入,你立了大功,说吧你想要什么奖赏,寡人都给你。”

小白毕恭毕敬地对齐襄公说:“臣弟不要什么奖赏,臣弟只想君上以后不要再去祝丘了,国君影响不好。臣弟也是为您着想。”

齐襄公心里有些不悦,但没有表现在脸上,拍了拍小白的肩膀说道:“知道了!”

说着兄弟二人一起回临淄城,接受齐国百姓们的欢呼,就如同上一次麦丘之战般,这已经是小白第二次接受百姓们的欢迎。

齐襄公八年,五月初一,临淄城城南外人头攒动,彩旗招展,锣鼓喧天。齐国百姓们自发的装扮城市,去迎接得胜而归的英雄们。

依照齐襄公命令,临淄城所有的士卿大夫,公室成员都要在城外迎接平纪大军班师凯旋。

现场的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笑着,议论着齐襄公如何赏赐小白,就如同上次猜测齐僖公一样。

上一次小白不在麦丘战场力挽狂澜,反败为胜,守住了麦丘城,而这次是以极快的速度攻下了纪国,使纪国并入了齐国的疆土,小白既有平叛之功也有开疆拓土之功,若是这次小白还向上次那样,不奖反罚,那齐国的百姓们可就真替小白感到不公的。

来了!”就在众人谈笑风生的时候,一个惊喜的声音忽然从人群中响起,人们于是纷纷伸长了脖子望向只见远处的官道,只见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个小黑点。

这技击军与齐国的普通军队有着明显的不同,军队行列整齐划一,每个技击军的脸上都自信满满,持戈持剑,大步向前。单看盔甲流光溢彩,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就时论势】最新更新章节〖第47章 九世之仇〗地址https://wap.67x9.com/126/12672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