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话 “避运”(1/2)

距奥运会开幕还有三十一天。

全北京城进入了躁动不安的时刻,尽管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可人们渴望奥运激情的心潮却无法平息。地铁,车站,机场,商场,胡同口都是随处可见的红帽,还有无所不在的警察和巡防队,他们既警惕,又好客,他们是这座奥运城市的志愿者,热情的,无偿的帮助着四面八方的客人。

就在人们数以万计蜂蛹汇至北京的时候,却有一些人选择暂时离开这座城市,后来人们把这些人的行为称之为“避运”:避开奥运。

孙晨和王丽芳就属于“避运”一族。

奥运年商机无限,多少商家为此癫狂不已,开启疯狂捞金模式,虽然云鼎轩也不例外,四家店的营业额增长百分之二十多,可孙晨却选择暂时出国休养一段时间,尽管王丽芳早已通过关系买到了鸟巢的开幕式门票,但孙晨执意选择去美国避运”,目的地选择了西雅图。

孙晨在西雅图普及特海湾租下了一间别墅,靠山面海,环境极其优美,他要在这里和老婆王丽芳安静悠闲的住上一个月,等北京回归正常模式后再回来。

临走前,孙晨把四家店逐个转了一遍,给各分店高管开了会,安排好奥运期间的运营工作。王丽芳则给苏达通了电话,想请苏达一起去美国玩一段时间。

上次秦风车祸,王丽芳夫妇了解到苏达辞职和生活现状,打心眼儿里钦佩这个弟弟的为人和胸怀,这种能高能低,能伸能曲,大不了从头再来的勇气,越发让两人喜欢苏达。

苏达谢过了王丽芳,告诉她真的不能去,也走不开,王丽芳知道苏达创业初期压力大,便不再强求。。

如今“怡达快餐”订餐量已经如愿突破两百份,张淑萍灯饰城的商户中又有不少订了苏达的快餐。为了满足越来越大的送餐配餐量,马猴儿陪着苏达去丰台二手车市场,花四万多买了辆二手捷达,顺利过了户,也上了路。

苏达的驾照是在当老师时学的,可自从拿了驾照后,就基本上没再摸过车。来北京在4店工作后,每天面对崭新的各类汽车,气了苏达对车的热爱。

哪个男人不喜欢车呢,当然苏达也不例外。

这辆捷达车身为白色,已经行驶十八万公里,车况大体良好,据车主是为了换奥迪才卖的车。

虽是辆二手车,但这对苏达来意义非凡。以前在老家别买车,就是打个出租也得到逼不得已的情况,否则根本舍不得花那几块钱,可如今自己却在北京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车牌还是京牌。

刚买车的那些日子,苏达送完餐后就带着秦怡开着车四处兜风,二环三环四环的转圈跑,每当自己的捷达汇入滚滚的车流中,成为车流中的一份子,苏达总会在心里提醒自己:如今我也算是半个北京人了。

哪怕在路上被堵的纹丝不动,苏达依然很享受自己和秦怡这一刻的捷达时光。

秦怡每次坐在副驾驶,看着苏达手忙脚乱的开车技术,总是紧张的抓住扶手,一惊一乍的喊着“慢点儿!”“快减速!快减速!”“心!右边有车!”

苏达倒是平淡如水,一副处乱不惊的神态,时不时笑着安慰秦怡,“淡定点儿,相信我的技术,开车就是个熟能生巧的事儿,没啥大不了。”

能够带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在这座城市中自由穿梭游走,苏达感到自己很满足,也很自豪,毕竟自己作为一个正在“北漂”的外地人来,这已然很不容易。每天忙碌完,能够接上秦怡一起享受这车中的二人世界,成了苏达每天最放松最幸福的时刻。

这天傍晚十分,天还没黑,苏达和秦怡开着捷达下了四环,拐进辅路,开到了工业大学附近吃饭。

这里学生多,所以各种饭馆夜市非常多,关键离秦怡家也不太远。

苏达心翼翼的慢慢把车贴着马路牙子停好,和秦怡下了车。

锁上车门,苏达伸了个懒腰,学生们成群结伴,人来人往,眼前陆续出摊的夜市和烧烤摊也在支桌子,摆凳子,已经有食客坐下喝酒吃串。

“去哪家?”苏达问。

秦怡看着眼前连城片的夜市,挑选着。

不大功夫,手冲前面一家内蒙烧烤一指,“去那家吧,那家人好像多一些,应该好吃些。”

苏达同意,两人并肩走向烧烤摊。

内蒙烧烤店门前将近十几张塑料圆桌,已经坐满了一大半儿,大多数是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男男女女,笑笑。苏达找了个靠边的桌子坐下,可秦怡却还站着,朝看着后排的桌子看着什么。

“秦怡,怎么了?有熟人?”苏达问。

秦怡坐下,低声:“真够倒霉的!他居然也在这儿!”

苏达一皱眉,“谁啊?有熟人有啥可倒霉的!?”着伸着脖子也向后排看着。

秦怡立马把苏达头摁了下去。

“别往后面看,咱俩随便吃点就走吧,别让他发现咱们。”

话音未落,身后已经有人话。

“秦怡,都看见我了还装作没看见啊,哈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新北京人】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八话 “避运”〗地址https://wap.67x9.com/104/10468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