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话 大事(2/3)

个配送站的配送和回款工作。

孙晨其实想过喊苏达回来帮忙,但毕竟苏达已经有言在先,生态农场一旦步入运行正规,他将自动退出项目组,寻求新的发展。孙晨即便再有不舍,也深知无法改变和挽留这个执拗的兄弟,索性便没有让苏达来桃花峪帮忙。

为此,项目组中很多人不解,当着孙晨的面儿不止一次的埋怨苏达,苏达忘恩负义,不知道好歹,在项目组最忙的时候却抽身远去,忘记了云鼎轩集团对他的栽培之恩。

每当这时,孙晨总会笑着反问这些员工和下属,“你们只埋怨苏达没有回来帮忙,可你们要知道,他在桃花峪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在项目最艰难最困苦的时候一直都冲在一线,为什么偏偏到了该有回报,该丰收的时候离开呢?你们当中,有谁能做到苏达的急流勇退呢?”

孙晨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现在的生态农场固然忙碌,但每天的收益也相当客观。由于果蔬生产已经成规模,而且是国内农业体系中最前沿的流水线式生产,所以生态农场的收益率要远大于云鼎轩的传统饮食行业。

这也是孙晨万没想到的。

原本只是想用自己的生态有机果蔬,打开北京的高端用户市场,专供高档酒店,宾馆及酒楼,或者北京高收入群体,但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市内四个果蔬配送站刚一建成,前来洽谈业务和订货的人便络绎不绝,有的甚至还是刘长根在大屯的老顾客,就连一些平日里连买白菜把菜叶拔得干干净净的几个大妈,也都来到配送站预定果蔬产品,为过年储备食材,即使面对高出百分之三十的价格,也毫不手软。

王律师对此也是喜出望外,万没想到孙晨当时在集团内力排众议,执意要投资桃花峪,投资生态农场的决定是如此的英明,如此的远见卓识。

看着今天最后四辆车发往市区,孙晨和王律师一同回到了项目组的办公室。

孙晨脱掉大衣,挂在衣架上,秘书走过来问道,“孙总,车已经安排好了,在门口候着,准备送您回市区。”

孙晨抬手看了看表,琢磨了一下,“让司机自己回去吧,今晚我就住项目组了,去帮我收拾出一个房间就行,另外,让食堂做点酸辣口儿的饭菜,我和王律师要一起吃饭。”

秘书点头,转身出去安排。

“孙总,您没必要在项目组守着了,有我和杜斌呢,王总那边也挺忙的,要不您还是回去吧……”王律师见孙晨的脸有些倦意,央求孙晨回市区好好休息。

孙晨摆摆手,“没关系的老王!有丽芳在,云鼎轩出不了什么问题,放心吧……”

可正当孙晨准备去洗把脸去食堂的时候,桌上的手机突然急促的响了起来。

王律师走上前去,拿起手机看了一眼,递给孙晨,“王总打来的。”

孙晨擦了把手,接通电话。

王律师忽然发现孙晨的脸上突然出现了一副奇怪的表情,像是惊恐不安,更像是难以置信,但王律师可以肯定,孙晨接到的这个电话肯定出了事,因为他和孙晨共事多年,孙晨脸上的这种表情还是第一次见到。

而更让王律师感到不安的是,孙晨的声线开始颤抖,而眼眶里也有些泪光闪闪。

“孙总,出什么事儿了!是王总那边有事么?杜斌正好在市区,我让他马上过去……”

王律师一边着,一边就准备拨通杜斌的电话。

可孙晨一把抓住了王律师的袖口,制止了他,口中还在和王丽芳通着话。

“好……好!好啊!你在哪家医院……好好!好!我现在就过去,你等我……等着我,别走开!好……我现在就出发!”

孙晨挂掉电话,双手缓缓垂下,眼泪已经顺着眼角轻轻滑落下来。

王律师也是第一次看见孙晨流泪,这下可真的吓得不轻。要知道,他认识孙晨的时候,云鼎轩还是一个二十几平米的店面,孙晨和王丽芳还不会普通话,还是满口浓厚的唐山口音,经常逗得王律师哈哈大笑,而也是从那时起,孙晨坚毅果敢,胆大心细的特点,就深深的烙印在了王律师的脑海里。

王律师给不少有头有脸的人做过代理律师,但像孙晨这样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王律师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个唐山人是怎样通过奋斗,一步步做到今天的云鼎轩,王律师可以是一个真正的见证者,孙晨对于云鼎轩来,就是灵魂,就是支柱,就是传奇,每个云鼎轩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都知道自己的公司的掌舵人是个顶天立地的真汉子,否则如何能在北京这样卧虎藏龙的地方独树一帜,成为餐饮界的一方霸主。

可现在,孙晨却在自己眼前活生生的流下了眼泪,王律师第一反应就是,云鼎轩出了大事,而且是非常大的事!

王律师大声呼喊,叫来了孙晨的秘书。

“去,赶快给孙总安排车辆,送孙总回市区!”

秘书一脸茫然地看着王律师,又看看孙晨,唯唯诺诺地答道,“孙……孙总刚才让我把司机打发走了,司机刚开着车回市区……”

王律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新北京人】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六十话 大事〗地址https://wap.67x9.com/104/104688/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