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赶考路上(一)(2/2)

是我的强项。便催小孩儿快出。

小孩儿两只水汪汪的眼睛一转,说:“你们两个人不能用嘴说,要不不知道第二个人是自己答出来的,还是跟第一个学来的。你们都背对着对方,用树枝把对子写在地上,谁也不许看谁的。”

梁、蔡二人都为小孩子的聪明感到惊讶,觉得再不配合的话,实在有失学者风范。便同时说:“可以。”然后乖乖地转过身,相互背着对方站好。

小孩儿见状,随口说道:“对子的上联是: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羊哮哮。”

梁、蔡二人想了想,很快用路旁树枝在土路上写道:“水牛落水,水淹水牛头,牛呸呸。”

小孩儿一看两个人都对出来了,而且对的一模一样。高兴地给他们指出方向,让他们走了。

二人又走了几里路,一条小河出现在前面。河上有一座小桥,小桥的对面是两条岔道。二人又不知从哪条道上走了。

在小桥下面的河边儿上,有位老人在钓鱼。梁宏远上前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说:“请问老伯,此去京城应从哪条路走?”

渔翁头也不抬地问:“客官进京有何贵干?”

蔡宏远说:“小生是进京赶考的。”

钓鱼翁说:“既是上京赶考的举子,那好,老汉刚刚想到一副下联,还欠一个上联,你们可否愿意给对出来?”

二人忙说:“可以,请老伯快快说出对子。”

钓鱼翁抬头望了望他们,惊奇地说:“你们两个人异口同声,一个字也不差,好像有灵犀似的。这样吧,我把下联说出来,你们背过身去,各自把上联写在河坡的地上,我看看还能不能写成一样的?!”

于是,钓鱼翁说出了下联:“一鱼一尺,量量九寸十分。”

两个人各自在地上写道:“十鸭十身,数数三双四只。”

钓鱼翁起身看了看二人的对子,惊讶的半天没有说出话来。之后手捋银须,不无惋惜地说:“只可惜二位同届应考,要不然,一定是两名头名状元!”说罢,给二人指明了要走的路,一直用目光送到看不见人影儿方转回身。

“他仅凭一个对子就能看出学问深浅?”走过一段路以后,蔡宏远高兴地问梁宏远。

“人老言善,顺情说好话呗!”梁宏远不以为然。

二人又继续往前走。

走到半下晌,二人来到一个名叫“潜龙”的集镇。蔡宏远觉得累了,又图镇名吉祥,便想在这儿住下。

梁宏远望望天空,说:“太阳还很高呢,再撵出十几里地不成问题。”

蔡宏远说:“我们徒步而行,不就是为了一边观光游玩,一边温习功课嘛!要图快,早让家人用车马相送了。”说完又补充道:“‘潜龙’这个名字吉祥。我们赶考之人在这里休息,也好沾染点儿喜庆。”

梁宏远说:“仁兄要住就住下,小弟还要沿路追赶我那两个兄弟。早一天相聚,早一天放心。我再走一程。”

于是,两个人就此分手了。

梁宏远为了早一天找到失散的窦金安和谢玉成,一个人顺着奔往京城的道路走起来。不想因为贪着走路,错过了宿店,摸着黑走到一更,才来到一家大庄院门前。便想在这儿借住一晚上。

上前敲了敲门。好半天,才有人走过来打开门,问道:“干什么的?”

梁宏远说:“是赶考的举子,错过了店房,想在贵舍借住一宿。

开门的人说:“我家员外定的规矩,从来不准留生人住宿。客官还是去别处里借宿吧。”

这里如果不留宿,梁宏远只好露宿街头了,一颗心一下提到嗓子眼儿里。

只见那个人刚要关门,院子里有人问:“是谁?干什么的?”

那个人说:“回老爷,有个赶考的举子,要在这里借宿。”

问话的人说:“让我看看!”

家人立时点亮了火把。

只见火光中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儿,穿戴很是整齐,眉眼倒也温和,梁宏远提着的心又落了下来。(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带着异能兴农家】最新更新章节〖第487章 赶考路上(一)〗地址https://wap.67x9.com/10/10349/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