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一章 相会(1/2)

因桓裕来京,郑绥便带着孩子们回了建和里桓宅居住。

桓裕一直被拘押在廷尉署里,不允许探视,桓广桓度兄弟去了几趟,都被拦在外面,五兄郑纬只让她不要急躁。

国相张诚,也让她放宽心,眼下不容轻举妄动。

土断的政策,在外朝与内廷,掀起了几**的争议,长达半月之久,最终,由中书省牵头,尚书省协助配合,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断。

尚书省长官王钦是士族,但下面令史等官职,皆由寒门出身的人充任,又因尚书省内部权力下移,以至于令史的权力日增。

因此,这次土断,尚书省便直接由民部令史、寒人张越主持。

郑纬自得了诏令,把土断一事交给中书舍人葛顶去推行,连奏事权都移让给葛顶,自己和中书侍郎庾明带着一帮属官,专心编纂百家姓。

通过编纂百家姓,整理南迁士族的谱牒,凡涵盖在百家姓里的南迁士族,依旧享有特权,不征租税与徭役。

土断法,清理南迁郡县内的私附人口,但整理百家姓,以保障南迁士族的利益。

此次实行土断法,辅以百家姓,算是士族与朝廷间的相互妥协。

二月底,太子妃王氏被废。

三月中旬,原东宫良娣郑芊被立为太子妃。

同年四月,荆湘二州率先完成土断制,有两个先例在前,全国各地都加快了步伐,土断制在年底前,大齐境内,全部完成整顿。

在荆湘二州完成土断制的消息传来不久,圣上亲自去了一趟廷尉署,随后,桓裕被予以释放。

郑绥得到消息,几乎是用跑的走到大门口,直至见到人的那的一刻,所有的想念,涌上了心头。

迟来的相思,猝不及防。

心潮涌动,情感冲击,似拨动了的弦律,泄闸了的江水,收都收不住。

剑眉锋利,眸光炯明,身姿挺拨,气势不改。

人,依旧那么的夺目耀眼。

仿佛是从廷尉署里办一趟公差后回家,照得郑绥都移不开眼,也舍不得移开眼,点点滴滴都不愿意错过,又生怕转开片刻,人就不见了。

这样的场景,在梦里出现了太多回。

“阿绥。”一声叫唤,唤醒了痴心人。

“回来了。”郑绥只觉得眼眶微湿,忙地微仰起头,手扶门框上,侧身靠在门板上,生怕情绪上来,眼泪就掉落下来。

桓裕挥退了旁人,走上前来,拉着郑绥往最近的外书房走。

人过中年,早褪去了年少时的冲动。

然而,只在门阖上的那一刹那,却再难克制,把人紧紧拥入怀里,尽解相思意。

泪珠儿盈,眼睫儿湿。

心魂飘荡,终有归依。

郑绥攀附在桓裕身上,似菟丝附女萝,情意绵绵长,亲密再无间,又如丝萝托乔木,愿得方寸依仗,相伴日月久长。

“我这不是回来了,别哭了。”

桓裕摸了摸郑绥垂下来的长发,抱起往怀里钻的人儿到就近的榻席上,亲了亲发顶、额头、眉眼、琼鼻,直至略显得苍白唇瓣

手臂内侧猛地传来一阵巨痛,令桓裕的动作,迟缓尔后停顿了下来,低头望去,只瞧见乌黑的发顶,埋在他怀里的脑袋拱了拱,哼哼声从他胸口传来,“谁让你来京的,不好好在封地待着”

“除了你,还有谁”

“我没有。”郑绥反驳了一句。

“就是你,”

桓裕紧搂着郑绥,下巴顶着她的脑袋,恶狠狠地道:“要不是你狠心,一走就是一年,音讯全无,我能急忙慌忙地赶来建康”

谁愿意掺和朝廷这些破事

一是李氏去世,他担心郑绥,不知该伤心成啥样,来接她回家。

另外,他怕郑纬身在局中,看不清形势,因此,哪怕临出发前,他接到郑纬的信函,也依旧按原计划过来一趟。

“你说,你怎么就能这么狠心,不吭声地走了,连个平安信,都不写一封。”桓裕掰过郑绥的脑袋,颇有几分秋后算帐的意味。

“你好意思说我,你也没给我写信。”

桓裕挑了挑眉,望着郑绥,口气极为笃定,“我纵写了信,也会让你扔角落里了。”

一听这话,郑绥心头一虚,那会子她心里头还堵着一股子气,十有**会这么做,故作声势道:“那你也得写,本来就是你做错了事。”

“是你惹我的,就该你写。”

惹得她心头难受,心绪不宁。

又惹得她提心吊胆,担惊受怕。

郑绥心里那点子心虚,已抛得一干二净,伸手拣他胳膊内上侧的那块肉掐,痛得桓裕龇牙咧嘴,忙地握住她的手,把人往怀里带。

自从郑绥无意间发现掐他胳膊内上侧的肉痛得厉害后,每回生气,就专挑他这块肉掐捏。

“好好好,是我惹的你,”

桓裕痛得忙告饶,“我这不担心光写信,诚意不够,所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高门女】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五一章 相会〗地址https://wap.67x9.com/1/1321/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