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所谓同心(2/3)



夏侯宣应了一声,忙地出了屋子。

待门掩上后,谭元开了口,“将军,这次若真清点实物,上上下下怕是都得脱一层皮。”

毕竟,两万石粮,一万五千匹布,差不多是往年各郡各县交上来赋税的三分之一了,这还是十五税一的赋税制。

“你放宽心,还伤不了他们的元气。”桓裕淡淡道,又扫了眼谭元及其余四人,目光落在左边一位较为年青的文士身上,“这事上,你们可以问问阿衡。”

陆衡,字平之,出身吴郡大族陆氏。

陆衡翻着账册,挑眉望向桓裕,“郑夫人能一口气拿出二千石粮食、一千匹布,其余人等,拿出来的实物,不过是其年俸禄的一半,的确不足一提。”

“你别乱比,要是明儿的捐济会凑不齐,余下的差额,全由你补上。”桓裕横了他一眼。

陆衡不满地叫嚷了一声,“将军,我来徐州,可是净身出门,两袖空空。”

“我不管这些,你自己想办法。”

陆衡重重地哼一声,瞧着桓裕的脸色不太好,倒没再反驳,心里多少记起谭叔一的警告:凡事不要攀扯到夫人头上,要不肯定得遭殃。

眼下看来,果真如此。

他不过随口提一句,一句话,就惹上粮布的官司。

只能祈祷明儿的捐济会,那些官眷能大方些。

片刻间,想通透,瞧着八风不动的将军,原来也有软肋。

脸上顿时显露一片喜色。

桓裕见了,并不在意,这个陆衡,年少成名,名满吴郡,前两年,征辟来将军府做文学,沈志都没料到,他真来了,后来,发现他颇有些才干和见地,才调到身边做文学侍从,其人一向喜怒哀乐不拘,也是个放诞不羁之辈。

桓裕看重他的才干,倒不在意这些细节。

“你们应该看了邸报,东北边的伪夏已经发生了民变,我不希望徐州府内,因为这场天灾而致人祸,我要徐州府,至少保五年安宁。”

“将军的谋划,远不止如此吧。”

谭元未来得及开口,陆衡便已抢先出了声,明明讨论的话题,极为正经,桓裕的脸色,格外凝重与严肃,但陆衡似没有受到影响一般,依旧我行我素,随意地踞坐在榻席上,手支着下巴,眼睛在每个人的身上转了圈。

“你想到了什么”桓裕不意外,陆衡能猜到。

“将军打算何时对外用兵,某随时听候。”

这话一落,谭元与剩下三人,有些猝不及防,脸上皆闪过一丝惊愕,转瞬即逝。

桓裕看了众人一眼,对谭元多少有些失望,不说比不上沈志的眼光,到底少了那份十几年所形成的默契,这是需要时间磨合的,“不错。”

说完,微微一顿,伸手指了指北边,“我打算五年内,灭掉北边的伪夏。”

十年养精蓄锐,又三年细心筹划,他不愿再拖下去。

能让桓燕多活十年,已是他的极限。

除了聪明如陆衡,心中明白,这个话题,足够谭元及众位幕僚,要花一些时间去想清楚并接受。

因此,桓裕扔下这句话,没有再多作说明,现下提出来,只不过是让他身边的人,心中有个数,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以及接下来要做什么。

明日是郑绥的生辰,他早早地就回了正仪院。

“今日你倒是早。”

郑绥见他进来,正要起身,却让刚进门的桓裕给喝止了,“你坐着别动。”脱去身上的大氅扔给旁边的小僮,上前握了握郑绥的手。

“事情完了,就先过来了。”桓裕说着,接过终南递上来的一杯热饮。

“这么说,粮食与布帛都凑够了”

“够不够,就看你们明日的那场捐济会,你们手头上松放一二,大约也够了。”

“我单独给了你那么多,还不够松放,有的都给了,再多我也没有了。”

桓裕喝两口热饮,递还给旁边的终南。

原来觉得这热饮太甜,只是郑绥爱喝这种蔗糖浆,他随着喝了一阵子也渐渐习惯了。

这会子瞧着郑绥的嘴角嘟得高高的,不由遣了屋子里服侍的婢女,伸手把她揽入怀里,摸了摸她红润的脸颊,“你自是大方,从没见你这么大手大脚的。”一说起这个,桓裕又是欢喜,又是生气。

“你那些粮食和布帛,我没有让入账,你先留着,让人给你收起来。”

一听这话,郑绥倒有些意外,轻啊了一声,掰开桓裕的手,问了句:“为什么”

“熙熙,是你要拿出来的,还是温翁要你拿出来的”

“是我的意思,阿翁也赞同。”

他就知道,那只老狐狸,压根就猜到,他不会收下,不过是在试探,要不然,早在郑绥提出来时,那只老狐狸看得透彻,肯定会阻止郑绥。

他更不愿意,与郑绥之间的夫妻同心,有朝一日,需要靠这些虚礼来检验与应付。

世上多少无事,皆是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高门女】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五十章 所谓同心〗地址https://wap.67x9.com/1/1321/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