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知音知己(3/6)

而不去北去了襄国?”

“我不过比你早到一步罢了。”

听了王十二郎的话,郑绥的目光一下子圆睁,似不敢置信,又转到五兄郑绥身上,十二分不确定道:“今儿才认识?”

“我和阿弥见面后,话还没说上几句,谁知就听人道,你这丫头过来了,阿兄便下车去见你了。”

郑绥微张着一张嘴,脸上布满了诧异的神情。若是没猜错,阿弥应该是王十二郎小名,这才刚见面的两人。竟然连小名都叫上了,而且俩人说话时,根本没有丝毫生疏,很是熟稔,仿佛是相处十几年的老友一般。

“十娘岂不闻,白发如新倾盖如故。”王十二郎戏笑道,他原是已前往交趾,只是行至桂林,得知郑五郎在襄国出现。便想都不曾多想,直接返程。转回建康,而且听说郑五郎今日抵达建康。昨晚上,他便出了城,在城外十里处等候了。

见面后,未通姓名,只见风姿,便已然觉得不枉他费这一番心思。

又听郑纬对着郑绥解释:“我与阿弥便正是如此,不说今日一见如故,纵是从前,因天隔南北,无以见面,却是仰慕已久,如今初见,可不是如旧友重逢一般。”

郑纬这话一说完,两人相视一笑,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道:“当浮一大白。”

大约是心有灵犀,竟是十二分默契地异口同声,只是话一说完,俩人竟然同时又大笑一声,望着对方。

一个肆意,一个放纵,却是那样相合。

连郑绥看着,都觉得不可思议。

自有知事的婢女,上前为俩人斟酒。

车厢内,王十二郎和五兄郑纬侃侃而谈,果真如老友重逢一般。

从诸子百家,到诗赋书琴,无所不涉。

更甚至于,连阿兄最近写的那篇《文德皇帝诔》,王十二郎竟然都能一字不差的朗诵下来,郑绥虽喜爱阿兄所写的赋,可对于这篇诔,也只记得几句:

……使夷狄之君,而行尧舜之道。

……惜年寿不永,功业未成,呜呼哀哉。

……赵襄子两赦豫让,以存其义,刘玄德三访孔明,以爱其才,古有黄金台,今有澧水宫。礼贤下士,待臣以礼,诚心可嘉,何愁天下贤士不归……

不曾想,王十二郎竟然追捧到这样的地步,还特意用他最善长的草书默写了一篇,还直言,凡以后五兄写赋,必由他所书写。

五兄郑纬竟然想也没多想就应下来了。

郑绥在一旁除瞠目结舌外,再无别的表情,至于他们的谈话,她更像是一个看客,根本无从插进去。

最后,郑绥只能在心里长叹,这个时代多疯子,如今可不是又多了两只。

牛车行驶得很平稳,却是很慢,她来时用了一个时辰走出离城十里,这趟回去,自是也差不多用了一个时辰。

待到了城门口,郑纬早就听郑绥说过,四郎郑纭和温翁傅主薄等人在城门口接他,便预备着下牛车,不料王十二郎却开口笑道:“阿奴见了兄长后,还是坐我这牛车进城吧,今日我亲自送阿奴回郑宅。”

“那倒不用,我那马车的速度,可比阿弥你这牛车快上许多。”初来南地,他的确还不习惯坐牛车,觉得过于慢悠。

王十二郎咧嘴一笑,“马车再快,只怕也逃脱不开建康城中人们的巨大热情,阿奴这一趟回来,早就已经轰动全城了。”说完一顿,又解释:“早就听说过平城民风剽悍,阿奴在平城长大,想必也见过掷果盈车的场景,建康可也不妨多让,阿奴今日进城,少不得让人围观。”

对于围观,郑纬自小就经历过,便是不怕。最近一次围观,还是去年进襄国时发生的,故而。听了王十二郎的话,却浑不在意。只是目之所及,瞧见郑绥时,微微犹豫了一下,“熙熙,要不你和四郎他们一起进城?”

郑绥原是想着要躲开的,只是如今见瞧着王十二郎,似也想着尽量躲开,遂突然改了主意。摇了摇头,“我不要,我和阿兄一起进城,不如阿兄就听王十二郎的,坐着他的牛车进城,他对于建康城中人们的热情,想必是很熟悉,也自有应对之策。”

郑纬瞧着郑绥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直打转,一下子就能看出来郑绥的鬼主意,倒很想知道。王十二郎,是怎么得罪郑绥了。

毕竟,郑绥对于外面的人。可一向是退避三舍,更别说与人结怨了。

这一回进城,郑纬是坐着王十二郎的牛车,和王十二郎一起进城的,就如同预料一般,郑纬初进建康城,注定引起一场轰动与围堵。

松神玉姿的王十二郎,玉山照人的郑五郎,两人站在一起。犹如玉树与玉壁相倚,果真有连壁之美。这一幕,自此以后。时常在建康城中出现,以至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让建康城的人们赞叹不已。

王十二郎把郑纬郑绥兄妹俩送到郑宅,却是并没有进屋的意思,临去时,只对着郑纬说:“等你有空了,可以直接去城外石头山上的清峰观找我。”

郑纬拱身应了声喏,郑绥才知道,王十二郎是不住在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高门女】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八十九章 知音知己〗地址https://wap.67x9.com/1/1321/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