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落脚襄阳(2/3)
无非是些惋惜惆怅之语,略去不表。
一连又过了四五天,柳家的大院才渐渐开始安静了下来,灵儿没在乡下住过,初来乍到看什么都觉得新鲜,整日跟着几个丫头们到庄外的田间地头摘花除草四处乱窜,还嚷着要学习买菜做饭,做一个合格的农妇。柳逸玄怕她玩得太疯,只得在后面紧紧跟着保护她,一时也忙得不可开交。
这一日,柳逸玄带着灵儿又到城中的街道上转悠,想看看襄阳一带的风土人情。顺便找找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地方,这襄阳虽是偏远,但也是南北交通的要道,自古荆襄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街市倒也热闹繁华,再加上北方战乱不断。河北、山西一带的居民也有些迁居到此地的。
柳逸玄在街上闲逛了一圈,只找了一家寻常的饭馆吃了一顿,柳逸玄点了几样小菜,还要了两碗本地特色的牛油面,由于此地饮食与巴蜀风味相近。食物多数偏辣,这让柳逸玄一时难以适应,只辣的他直伸舌头难以下咽。柳逸玄转身来看灵儿,她倒是吃得正欢,虽然也是辣的咧嘴瞪眼,但筷子却是不停,一边吃还一边吹气。
柳逸玄笑道:“看来你还真是个吃货啊,这么辣都能吃得下去?”
灵儿停下筷子。舔了舔嘴唇说道:“虽然这里的饭菜挺辣的,但是很好吃,我从来就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牛肉面!”说着又继续解决碗里的食物。
柳逸玄坐在桌前看着灵儿吃饭。又回头往对面的一家名为“珍奇斋”的古董店里看了看,由于自己的专业习惯,柳逸玄总是对这类古董店、书画摊充满着强烈的兴趣,虽然不指望着能淘到什么宝贝发横财,但多少也算是职业本能的体现。柳逸玄现在赋闲在家,既不能为国出力。也不能挣钱养家,这样长久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自己的父母已是年老,虽然家里有百十亩水田。但一味的坐吃山空早晚会捉襟见肘。柳逸玄不得不为自己将来的日子打算,因为他不光要养活自己的父母亲人,还要给灵儿一个幸福的未来。现在灵儿虽然吃着一碗牛油面就觉得很满足,但这毕竟是因为她吃惯了山珍海味乍一换口味的缘故,如果她将来不愿意再吃这些粗茶淡饭,自己又该如何处置?
柳逸玄见灵儿吃喝完毕,便对灵儿说道:“灵儿,对面有一家古董店,咱们进去逛逛吧,看看有什么好的宝贝没有?”
灵儿抹了抹嘴,扬着小脸笑道:“好啊,玄哥哥去哪我就跟着去哪!”
“那好,那咱们就去逛逛!”说罢起身,去了那家“珍奇斋”。二人进了店门,只有四五个小伙计趴在柜台上吃饭,因为这会子店里生意冷清,伙计们就趁机先把午饭吃了。柳逸玄问道:“你们掌柜的呢?怎么店里就你们几个伙计啊?”
一个瘦小的伙计见有客人上门,就把碗里的米饭放下,过来招呼道:“回这位公子,我们掌柜的正在里间睡午觉呢,您进来随便坐坐。”又指了指柜台上的瓷器、青铜和墙上挂的字画说道:“小店的东西全都在这儿,您要是看上了那件,只管跟小的说,小的给您包好了送到府上!”
柳逸玄见这小伙计倒是口齿伶俐,便回身往店里的货架上张望了一番,这家店里的古玩瓷器倒也不少,三间屋子的店面摆了四排架子,大小的瓷器玉器琳琅满目,可见这家店的主人也是略有些资本。
“你们继续吃饭吧,我自己随便看看!”柳逸玄见几个伙计一直盯着自己,都忘记了吃饭,便提醒了他们一句,然后带着灵儿在货架前转悠起来。
柳逸玄看了看店里的瓷器和玉器,多是些同时代的仿制品,几间瓷器也是各地民窑出产,并没有看到太精美的作品。柳逸玄转到青铜器的柜前,见有几件周鼎的仿制品倒是制作精美。自汉代铁矿冶炼技术改进之后,中国人用青铜器烧水煮食的习惯就被彻底淘汰,从此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成为铸造工艺的宠儿,特别是在宋朝,铜矿的冶炼技术几乎失传,连货币都是用铁来铸造的,正是由于铁钱的使用给老百姓的活动造成很大的不方便,这就逼迫宋朝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但是尽管铜器的铸造在宋朝已变得复杂而艰难,但也挡不住某些文物收藏者对商周时期铜器的热爱,这就让许多文物造假的商贩花大力气来仿制商周铜器,用来蒙骗那些有钱的文物收藏爱好者。前文书曾讲过,前任太师蔡京就曾花重金觅得一件周朝巨鼎,被他视为稀世珍宝,常常观赏到深夜,那日六十寿宴之时曾把此鼎抬出来展示给赴宴的宾朋,却被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一眼认出真假,并当场指出造假之处,让蔡京丢尽了颜面,这才引得赵蔡两家结下恩怨。
柳逸玄知道这些宋代仿制的周鼎若是能流传到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也都是值钱的宝贝,但要是放在眼前的北宋,那也只是值这几斤铜的钱,并没多少收藏价值。柳逸玄看了一圈,还是把目光放到了墙上的那些书画上面,因为北宋是中国书画发展的顶峰,有许多的书画精品产出,即便是那些活着的或者刚死不久的书画家的作品,那也是值钱的,就拿“苏、黄、米、蔡”这四大家的作品来说吧,苏东坡题写的扇面或者条幅,只要是真迹,卖个四五百两银子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梦回清明上河图】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三章 落脚襄阳〗地址https://wap.67x9.com/0/416/198.html